针对高中数学考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高中数学考试复习策略。在高一、高二各时期,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过程。在高三个时期,老师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同学们总结出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从而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最后,老师们会对一些重要的内容展开系统性的复习,然后对它们进行一个总体的深入探究,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复习效果和质量。
1、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
1.1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像为基础的、能够将人的思想进行发散式表达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结合的方式,它能够将人类的大脑的各种功能都发挥出来,通过深入的记忆和选择,让用户能够更好地掌握一种系统化的理论。
1.2 思维导图的特征
用思维导图来对事物展开分类和联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事物有关的信息,加深他们对某一概念的印象,进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在此过程中,只要对某一具体内容进行推导,在脑海中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其实用性很强,有利于学生在复习阶段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
它是一种分层的、直观的导图。思维导图利用不同的不同层次,给学生们展示出了有关事物的具体分类,并对其展开了进一步的细化。利用其中明确的主题,可以对具体的应用方式和情景进行判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提取出主要的内容,并且可以更直观地从这些内容中调取相关的信息。对于特定的关键字或题目,学生能够迅速地收集到与之有关的知识,并通过重点的内容来深化对有关知识点的记忆。
1.3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衔接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辐射式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脑更好地进行思考和记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它的各种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制定出一个计划,将复杂的复习计划,用一个系统的框架与多种形象的连接来呈现出来,方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自己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过程。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录笔记,对知识内容展开概括和提炼,减少文字量,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将教材内容拆分,选择重点,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师生一起构建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对共同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有很大帮助,可以快速地对信息和理论内容进行整理,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让复习流程变得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方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持续地提升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2、高中数学复习现状
2.1缺乏良好复习心态与习惯
因为在考试的复习时期,同学们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他们需要在一个有限的时间里,将几个学科中的重要知识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有些同学没有养成一个很好的学习态度和复习习惯,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复习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有些同学因为没有与之对应的学习心理状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学习速度慢,或者是心情起伏比较大,这些都会对学习结果产生不利的作用;有的同学在遇到一些比较繁杂的知识点时,没有一个清晰的复习目的,仍然集中在课本上或者过分地做题目,导致所获得的知识比较偏颇,当某-知识点出现的时候,不能在大脑中迅速地将相应的原理运用起来,从而导致了知识点的空白;还有些同学在平常的时候,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造成了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会有一些同学错过了重要的知识,或者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会有一些同学忘记了一些重要的知识,或者在进行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时间,这些都会对复习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2配套的教育体制的缺失
在教学中,老师缺少健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这对为学生营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是不利的。在面临着学生在考试复习这一时期的繁重工作的时候,老师们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假如老师没有调整心理状态的技能,那么就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和身体发展特征来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这就造成了,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思考导图的学习模式,只能对其进行一概化,采用一种固定死板的方法来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内容。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能力。
3、高考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3.1树立复习目标,构建基础框架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思维扩展的方面。在使用了思维导图之后,老师们要让他们自己去进行有关的知识的填补和思考,这样可以持续地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发散的能力,并深入地记住有关的知识点,进而提升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实用性。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老师要将学生的自我探索的能力进行提升,将练习的目的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探索和问题的问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才可以在考试中,面对多种多样的试题,可以有效地整理出与之有关的知识,并且可以迅速地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展现出一个良好的答案。
比如,在学习《必修课》第二节《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要让他们在学习了棱镜、棱镜、棱镜等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这些公式来研究具体的问题。例如,将一个几何体的容积划分成四类,分别是:公式等积法,互补法,分割法。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教学。通过阅读有关教科书和材料,总结出四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用思考导图将这四种体积的计算方式进行分割,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这个知识点,当他们再次面对与面积有关的问题时,他们的大脑中会有一个大概的结构,之后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挑选出最合适的方法。
3.2帮助整理,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迅速地将重点知识进行整理,从而让复习的进程更为科学。因为数学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逻辑能力的学科,所以它需要学生运用基本的方程与方法,来对其进行求解,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求解。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归纳,把统一的文字转变为图表,从而指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然后选择一些比较有难度的内容来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一些比较常见、比较容易出错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珊珊.思维导图对高中数学复习课有效学习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2]李德龙.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3]潘锦江.思维导图在普通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10) :18.
[4]张文海.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三数学复习教学[J].高中数学月刊,2019(10):28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