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消防安全是社会稳定与人们生活和谐富足的重要前提。在推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对于推进消防法治化建设,强化消防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火灾事故调查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及时性。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意义
1.1对消防监督管理的指导作用
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能更好地发挥对消防监督管理的指导作用。作为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有助于人民更好地参与国家管理。消防监督管理也必须要建立在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消防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这也符合国家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建设的要求。消防救援部门具有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国家保护人民权益和安全的重要机关部门。若消防救援部门的人员缺乏专业性和责任感,滥用职权谋私利或参与违法犯罪行为,将威胁到公共消防的安全。因此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能对执法人员的消防监督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与指导。除此之外,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还能提升消防队伍的素质,执法人员在执法前必定要以相应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依法进行消防队伍的监督与管理能促进执法行为的合法化和规范性,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的整体素质[1]。
1.2对消防监督管理的保障作用
消防法治建设对于消防监督管理具有保障作用。消防部门的使命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强化消防法律法规的建设能使消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遵循规章制度不仅有助于消防救援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还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成效显著。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主要结合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各地方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基于实际情况总结经验,不断将创新性、建设性的举措融入消防法律法规,使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和完整。同时,在消防法法规的指导下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执法人员来说有助于提升执法效果,降低腐败风险,促进消防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1.3对火灾事故调查的指导作用
火灾事故的调查工作实际上需要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联合开展。现有法律法规中,消防救援和火灾事故调查需要严格依据《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则》《消防法》。公安机关侦查需要遵循《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程序进行。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消防救援部门和公安机关需要联合开展工作,但在法律法规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对于火灾事故调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完善消防体系建设,增加调查保障、消防取证检测和调查具体程序等法律条例,能更好地实现火灾事故调查的规范性。当前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中需要明确定义火灾事故的含义,科学地区分火灾事故与安全生产事故的区别以及二者在调查处理流程上的区别。火灾事故的处理需要结合火灾发生场所进行划分,并明确各行业主管及相关负责人在火灾调查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若根据火灾的发生原因进行分类,需要明确消防救援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在事故调查中职责的界定,完善公安部门与消防救援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对于火灾的登记、物证管理和事故调查组织方法需要在规章制度中一一明确。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对于火场勘验、调查问询、物证提取、现场鉴定、伤害、尸检以及现场评估等,需要形成规范化制度。调查结束后,需要详细列明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委以及责任认定,对于火灾事故的信访案件需要提高重视,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化解矛盾。
2. 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策略
2.1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需要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摒弃传统工作模式,创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提前介入,在辖区重点单位、城区居民小区以及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地区进行全面摸排,并对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各级消防监督管理部门需要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层层推进工作的落实。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对消防监督部门对火灾的防控工作进行检查,通过火灾隐患通报会议,提升各重点单位参与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的积极性。各地区应成立消防安全技术指导小组,针对重点单位进行帮扶整改,确保消防安全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需要定期组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培训,使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都能实现提升。同时,消防监督管理队伍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不断推进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相关负责人需要加强对部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成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工作人员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促进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能更加适应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性[2]。
2.2创新管理理念
消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需要创新执法人员的管理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形成法治思维,所有职权的行使必须受法律法规的制约,时刻坚守法律法规“底线”。要严防权力的滥用,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要规范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进行协调和解决,提高政治思想站位,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护。创新管理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审批严格。对于处罚案件的执行需要严格按照三级审批流程,监督好事件的调查环节、听证环节、决定送达和审批环节,严格规范印鉴的使用。针对违法事实描述不清晰、证据不充分、案件定性不准确、裁量幅度不准确、执法程序不规范和法条运用不恰当等情况,不予通过。第二,制度细化。对于消防监督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需要进一步细化,确保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确保执法工作的严谨、公正与文明。第三,考核常态化。制定明确的执法考核制度,针对每一项执法工作需要落实到具体负责人,针对过错依法追责。除了内部监督外,还要拓展社会监督通道,通过内外联动监督机制,强化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2.3明确建设目标
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必须要明确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目标,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包含明确的管理任务、清晰的责任界定和奖罚分明的制度,具体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工作:首先,提升执法队伍的专业化能力。消防救援机构的领导团队应以身作则,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并要求日常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在知法守法方面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培养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提升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综合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多元化的手段进行岗前培训和换岗培训工作,确保一线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和执行力。其次,规范执法档案管理建设。消防案件的执法档案需要开展统一、标准和规范的管理,确保消防执法的严肃性和合法性。不仅要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小组,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中,还要规范执法档案的内容。执法档案中各项文件必须要满足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流程无误且用法准确的要求,格式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重点突出、结构严谨、文理通顺。另外,需要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提升执法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强化监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需要各级领导的指导和监督,完善执法考评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手段,坚持数量与质量两手抓、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强化监督推动执法队伍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3]。
2.4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需要加大执法力度,避免执法工作滋生腐败。各级消防救援机构的党委和领导干部,需要加强执法廉政建设。为提升整个执法队伍的风气和形象,需要领导队伍以“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为工作口号,充分发挥领导团队和党委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针对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阳光透明的原则,严禁“个人说了算”和“暗箱操作”的情况发生。要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流程并严格执行,对于重大火灾还要进行重大火灾集体讨论或专家论证,采用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议案制和重大审批事项会审制。并通过信息化渠道向全社会公开行政许可项目和许可结果,实现执法监督的透明化、可视化。
总结:综上所述,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安全,依法治火理念需要深入人心,强化消防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健全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能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形成科学的指导,提升执法者的工作能力;保障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保障居民与社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夏少亮. 研究消防设备运行管理的措施与对策[J]. 中国设备工程,2022,(04):67-69.
[2]王栋武. 对小餐饮场所灭火救援造成消防员伤亡事故的思考[J]. 现代职业安全,2022,(02):90-91.
[3]章瑞春. 新时期强化智慧消防建设路径的探究[J]. 山西建筑,2022,49(04):187-189+193.
作者简介 :翁文斌,1985.05,男,汉,浙江衢州,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消防管理、火灾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