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评讲是中考前复习阶段各位教师所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过程的处理好不好。将决定中考分数的高低,因此考前复习更显得比较重要,方法、战略更有讲究性。那么,在讲卷时如何做到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了解触类旁通的定义,触类旁通原意是比喻对某一物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有了解,从而类推、理解同一物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下面是我在物理教学中对试卷进行评价时,对触类旁通做出的一些见解和理解。
一、试卷讲评时做到触类旁通的好处
复习过程通过测验的形式检测了复习效果,测验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应用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绝不可能搬硬套,通过一些情景,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将机械知识转化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使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一种活知识,以此对学生进行检验是否真的理解了知识,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做到活学活用。通过测验找到问题,然后通过评讲查缺补漏,这就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全部,于是考试后讲评试卷的技巧就大有讲究了。我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方法进行讲评,以达到查补漏的目标,快速提高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触类旁通的优点。
二、试卷讲评时做到触类旁通的必要性
针对我们的农村学校,在不够自觉、家长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靠课堂来充分发挥学习的作用。我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尝试,在实际中不懈努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一改平时说完练、讲讲结束或考完题目后说出的方法,采用遇题目寻找知识点,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回忆,复习,即触类通地进行复习,避免一贯循规蹈矩复习,学生疲惫不堪。效果不佳,且无激情,试题评论时要做到触类旁通的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触类旁通高效地复习,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以提高备考效率呢,以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三、物理试卷讲评时做到触类旁通的策略
1、以一份试题的测练讲评带出考点的复习,做到触类旁通
一个题有各种类型,难度不同的题目,知识覆盖范围广,讲评时能一题多解,多人说明,达到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同时注意知识的系统化,有意识地使知识体系化。这样的复习有利于做到步行小,快走,循环速度快,避免遗忘某些知识的。每一个题代表一种类型,通过作好题目,弄懂一个题目,升级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相似的知识都回忆和复习,那么这个题目下来的知识点覆盖性很高,起到带出考点的作用,避免传统、枯燥、练习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主人,学生可以逐一突破考点,乐在其中。
2、归类法复习,做到触类旁通
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梳理,然后总结为规律,让知识点井井有序,学生易于记忆。例如2018年广州市中考题第5题。
通过对这个题进行评论,得出了考点:通电导体受到磁场的方向,与什么因素相关?让学生归纳受力因素:(1)磁场方向。(2)流量的方向。
正如符东生教师所说,本题的第一点是:根据磁场受力的方向,学生首先要明确地研究哪条导线,然后对流过电路的电流进行复习,并判断导线处磁场方向为哪条。老师帮助学生形成将电流方向、磁感线标注在图中的习惯。本题的第二个考点:学生是否能够按照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我又追问了学生:那么像这样的电磁感应现象,以及感应的电流方向是什么?学生们就会根据回忆电磁理论的内容,总结出感应电流影响的因素:(1)磁场方向。(2)导体运动的方向。
进而再追问:他们相似吗,电磁现象的几种特征图你会区分吗?
让学生区分每幅图是研究什么问题的,他们有什么特征。通过这样归类法复习,学生能做到触类旁通,通过一道题,基本上就能把电磁学的主要内容、精髓部分都复习了一遍,这样复习,学生也轻松,效果也很好。
又例如做到属性类的问题时:
题目:一杯酒精用掉一半之后,剩余部分则( )
A.密度和比热都不变 B.密度减半、比热不变
C .密度和比热均减半 D .密度,比热降半。
我会顺道追问学生有关属性类的物理量还有哪些,学生就会归纳总结:有关属性类的物理量有:密度ρ、比热容C、热值q和电阻R等等。
3、以一道题为例,以点带面地复习,做到触类旁通
授之于鱼,不如以渔授之,成功的物理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忘记多少个物理结论或公式,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利用已有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教给学生一些良好的物理思考习惯。例如,光学,初中的光学基础就是绘制光路图,它是解决各种光学问题的一种基本工具。学生只需掌握直线的传播,反射,折射和三条特殊的光线在凸透镜上作图,并知道如何使用作图来解决光学问题,就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解决光学问题,达到触类旁通的目标。
例如2018年广州市中考题第12题:
我在讲解这道题之前,先让学生做2019年《中考高效复习学与教》第118页第4题,在作完图的基础上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然后再讲解这道题。
上述的处理方式,教师不只是告诉学生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而是教会学生用已掌握的光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能只背结论,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问题的结论,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死记硬背,太多的死记硬背会泯灭学生的激情。
整个过程,教师只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光路图解决问题,并没有为学生包办一切。也没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明显的成像特点、规律就呈现在眼前了。
在光学教学中,老师并不仅只教授学生如何制作光路图来完成他们的任务,而是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光路图来解决光学的问题。同理,教师在教其他物理知识时,也应注意培养他们解决物理问题时的良好思考习惯。又如在分析力学问题的时候,要习惯先画一幅受力分析的图;分析电学问题要习惯先画一幅电路图,良好的思考习惯将使学生在未来的学、工、活中获得无限大的益处。
4、让学生讲解题目,然后提出或者解决类似的问题,做到触类旁通
让学生说题,可以打破传统教师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他们更多地参加课堂,并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活跃了学生解题的思维,真正地提高了学生能力。因为一个题目,也许是你叫它做的很容易,但是是要把它讲给别人听,这就可以提升到更深层次的了解,既加强了对这个题目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当某些学生说题时,他真的表达得不准确,但他做对了,这让他心有不甘,于是在课下互相谈论如何说,这样学生的讨论也就会更加积极,顺便促进课后对物理学的兴趣,久而长之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学习成绩也自然地提高了。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物理学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对初中物理学的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物理教学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同时,熟练地运用物理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为更高级别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其它科目与知识的学习发挥了指导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作为一线物理教师,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环境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并结合物理科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识结构,做到触类通,促进学生同化知识,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健文、胡志桥、钟阳: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
ISBN 978-5548-0592-3南方出版传媒、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第5次印刷
2.高宏伟、夏上:2019年《中考高效复习学与教》ISBN 978-7-218-11287-9
2018年11月第3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