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些年工业建筑工程在国家需要的基础上对技术不断地革新,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运用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工业建筑工程在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管理方式来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本文针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点展开了全面分析,主要介绍了工业工程对施工方案的优化、施工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高支模安装的具体细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注意问题、以及施工完成后要将高支模进行拆除等相关内容展开了全面分析。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完善和革新,这种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带动工业建筑实现快速发展。工业建筑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传统的建筑过程中由于模板的跨度较小、结构荷载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现象出现,为了能提升工程质量保障人员安全,就要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来扩大建筑施工的结构荷载,高支模施工技术本身就具有模板结构跨度大的优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更加能保障人员的施工安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所以才能确保工业建筑施工更加规范化、安全化,并且跟随时代的发展该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更加能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合理的应用高支模技术的支撑效果能有效提升工程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开展施工流程,工业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合理地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确保工业建筑工程提升其牢固性和稳定性。
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2.1编制优化施工方案
工业建筑工程在施工时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要严格按照具体标准来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和优化,工业建筑工程在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时需要对现有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全面优化,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新型的施工技术,对于人员的整体水平要求较高,所以工业建筑工程需要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能对高支模施工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完善,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实现预期的建筑目标。当然工业建筑工程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再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从综合角度考量对整体结构框架进行优化设计,才能保障建筑结构实现稳定性。确保所应用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在可控的基础上,确保施工图纸具有可行性,当工业建筑工程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工作完成以后,则需要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编排,确保所制定的方案更加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才能为后期工程验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还能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实现工程的安全稳定,避免了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突发状况,解决了工程可能会出现的损失问题。
2.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业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关键的就是安全问题,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再开展具体施工。任何工程在施工之前都会设计好施工图纸,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地揣摩,明确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并且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基础地基施工则需要提前到达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施工之前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具体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安全防范意识。施工之前要确定立杆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对轴线的位置进行具体确认,还要确定水平标高,对施工现场所存放的杂物要及时清理,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能实现剪刀撑的连续性要提前预备好剪刀撑。如果施工现场某些障碍物无法避开,那么就可以控制好剪刀撑断开的具体距离,施工之前还要对高支模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工程开展施工前要对高支模进行检修,确保其安全性才能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2.3高支模安装
本身高支模施工技术就具有较高标准,所以具备一定的难度,对于该技术在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方案,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是方案中最主要的部分,应根据结构的不同形式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和编制。并且要有具体执行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审核,还要有专家对方案开展进一步的论证,将其多方的确认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施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论证后的方案组织实施,确保高支模体系安全可靠,能满足复杂工况下的支撑条件,确保结构体系安全。同时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能为高支模安装提供指导,在进行高支模主体安装之前一定要确保基础是稳定的。采用分层压实的方式要在支顶基础上进行回填,要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了解,为了确保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稳定要运用加固地基处理技术,用这种技术能有效地解决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沉降或者塌陷的问题,才能确保架体安装顺利开展。安装时要对技术参数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清楚每一步安装的细节和具体安装的位置,要运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对轴线进行精准测量,门架的位置、量线的位置都要进行具体定位并且做好标记,运用设计图纸来安装纵横向扫地杆、梁和楼面模板,还要随时对该技术的支撑体系进行检查确保能实现稳定效果,还要检查直角扣和线钉的具体固定情况,要确保钢管轴线和安装支架处于垂直状态,如果发现扣件存在松动情况要及时的拧紧,采取可靠及必要措施防止应力集中及模板支撑体系失稳。
2.4混凝土浇筑
在高支模支护技术中混凝土浇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施工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要做好安全技术,加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制定好的浇筑方案组织实施,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及顺序。需要注意的是,墙柱的混凝土浇筑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要分开进行,当墙柱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以后要等待其混凝土的凝结强度达到70%以上,再开展另一项混凝土浇筑工作,混凝土浇筑中必须要对技术进行把关,要确保工程建设的品质符合工程标准。对墙柱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浇筑的具体厚度要控制在50cm左右,浇筑工作完成以后要等待凝结达到标准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每一层浇筑工作都要详细按照具体时间来完成不能同时完成,梁的每层浇筑厚度要小于40cm。在支撑体系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位置,设置合理的监测点,混凝土浇筑时,能通过这些监测点,及时监测和反馈高支模体系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过程中做好详细的监测记录,以便在以后工作中进行优化和改进。
2.5支撑架拆除支撑架拆除
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以后凝结达到标准要进行高支模支架的拆除工作,在拆除的过程中要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逐层进行拆除,搭设的时候顺序是先下后上,拆除的时候顺序是先上后下,拆除支撑架构件和配件的时候要先拆除外侧再拆除内侧。拆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如果立杆的高度相对较高,拆除时可以先拆拉杆再拆除立柱和水平拉杆,在拆除立柱的时候如果立柱的跨度达到了4m以上,那么要先拆除中间的立柱再拆除两边的立柱。拆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拆除,而且拆除下来的配件要放在指定位置上,避免拆除过程中配件倾倒引发安全事故。
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保障工程质量还能提升工程效率,从而促使工业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在工业建筑工程中,工程人员已经完全掌握了具体的施工经验,能为后期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还能为工业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苑桂鹏.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居业,2020,(03):125-126.
[2]蔡国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20,(12):337-338.
[3]王宗宇. 工业建筑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1):70-71.
[4]谌旭龙. 工业厂房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5-8.
[5]鄂志国. 工业建筑防腐蚀工程技术措施探讨[J]. 全面腐蚀控制,2022,36(0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