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进程中,通过城市文化与旅游行业之间的充分融合,能够有效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同步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使得文化与旅游之间充分融合,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数字经济产生的影响下,各大城市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对于数字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这也为不同社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于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针对传统的文化旅游状态进行完善优化,形成文化旅游的全新发展局面。所以,这就必须要针对数字经济与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究,为城市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一、数字经济的基本概述
目前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通过对于产业结构所进行的合理调整,能够对后续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良性影响。而在目前的全球范围中,数字化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这也对各大社会生产领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甚至已经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所在。并且数字技术的发展态势十分迅猛,这也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各大行业也在不断重组,向着数字经济的方向持续演化。而数字经济也被称之为信息经济,当前的数字经济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各大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整体渗透进度也在持续深化。然而,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内部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融合,以及制定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等,而城市的文化旅游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全面发展,数字经济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促进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也符合我国现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1]。
二、城市文化旅游融合所具备的主要优势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
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对于文化内容的合理传播,使得旅游活动可以逐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针对各类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也可以在结合旅游行业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城市中文化资源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在针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进程中,也有利于强化城市旅游所具备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起到对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作用。
(二)增强文化自信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充分融合,也有利于强化文化自信力,将那些较为优异的文化内容合理融入至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帮助群众建立起更强的文化认同以及文化自信,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合理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将各类文化符号以及文化遗产作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这样就可以在起到文化延续作用的基础上,针对文化旅游融合进行合理传承,还要通过旅游体验与文化之间的充分结合,引导群众在更加轻松惬意的旅游体验当中,逐步发扬那些优秀传统文化,并确保文化所具备的精神能够得到合理传承。
(三)促进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
旅游城市当中的文化构架,可以为城市提供出识别度更高的旅游IP,在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进程中,能够在逐步丰富旅游受众面积的基础上,增添部分旅游行为的组织模式。通过对于旅游情感认知所进行的合理扩充,可以为城市旅游提供更高的空间形态以及消费形态,为后续城市运营新模式的构建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目前群众对于旅游产业的质量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但站在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目前市场中旅游产品大多以观光为主,内部缺少更加高端的旅游产品与服务内容,这样也会对后续文化产业的融合产生不良影响。而随着旅游产业附加值的稳步提升,其完全可以针对不同旅游产品的唯一性展开合理识别,并持续提升游客对于不同旅游产品的印象,从而起到优化旅游产品的重要作用[2]。
三、数字经济下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优化措施
(一)合理的引入产业链价值共创模式
在数字经济产生的影响下,城市文化旅游在融合发展进程中,通过对于小众化与个性化旅游模式所进行的合理制定,可以更好的衍生出各类文旅产品以及与之对应的服务模式。但随着文化旅游产品的持续升级优化,其对于创新供给链方面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所以,各类文化旅游产品就应当在数字化经济产生的影响下,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柔性发展措施,否则很难满足旅游行业后续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文化旅游作为城市旅游中的主要类型,应当将文化体验与城市旅游等内容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对于文旅之间的充分结合,但文化旅游中涉及到的类型比较复杂,比如文化遗产、乡村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等,这些都进一步体现出了群众对于文化旅游产品所提出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文化旅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将旅游当作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主动推动城市旅游活动的合理建设,使得旅游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合理融入至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进程中,还应当在重点强调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实际进程中,确保文化元素可以更好的深入至旅游载体中,通过文化创意来衍生出全新的旅游市场方式,这对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利用数字技术来完善产业链延伸模式
在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进程中,应当将数字技术与文化旅游之间充分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针对城市内部的文化旅游信息进行高效传递。而随着数字经济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当中的持续渗透,其在产业价值链当中也进一步延伸出了具备着创造性特征的产业价值链,确保文化旅游可以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有效满足需求端方面产生的基本需求,这样也可以逐步刺激供需双方提高对于文化旅游的融合力度。在城市文化当中采用数字经济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出更加完整的政策内容,这样就可以为数字化文旅产业的知识产权方面提供重要措施,在延伸文化旅游产业后续发展的基础上,提供资金方面的重要支撑,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各类不良因素产生的影响。并且采用数字技术来促进文旅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可以对历史文化建筑的单一性与静态性体验进行延伸,对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后续发展来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数字经济产生的影响下,城市文化旅游融合模式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更应当通过数字经济与文化旅游之间的充分融合,确保其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以及竞争力。同时,还要在改变城市形象的同时,有效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群众对于文化旅游产生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朱芳芳.数字经济下城市文化旅游发展模式[J].现代商业,2022(33):123-125.
[2]窦翼飞.数字经济下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J].全国流通经济,2022(13):129-132.
[3]周锦,王廷信.数字经济下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21(05):70-7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旺,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南通市 生于:1995-09,工作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单位省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单位邮编:215325,职称:无,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翻译 工作内容: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教师培训与发展。
第二作者:夏一颖,女,汉族,生于:1994—09,工作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职称:研究实习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咨询。
第三作者:王玉婷,女,汉族,生于:1994-06,工作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职称: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作者:朱伊梦,女,汉族,生于:1995-01,工作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职称:研究实习员,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