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在进行着探索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小学数学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知识转化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但是,在实践中,教师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与挑战。所以,本文将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综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对其原理进行阐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种适用的策略,以便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
1提前预习助力单元整合教学
在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中,提前预习是一项关键的策略,能有效助力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通过提前预习,学生能为整合学习做好准备,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将不同概念、技能和主题联系起来打下基础。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整合不同数学单元的预习材料。这些材料应涵盖将要学习的关键概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与其他单元相关的联系。通过预习材料,学生能获得对整合学习的整体框架和目标的认识。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技能整合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深入,促进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应用。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预习后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探索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提出疑问,并通过交流和合作来深化对整合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旁提供指导和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探索和发现数学的内在关联。此外,教师应提供及时的预习反馈和指导,针对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引导。这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厘清思路,并为后续的整合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提前预习助力单元整合教学,学生能在整合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他们能把不同的数学概念、技能和主题进行有效整合,建立更全面和深入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提前预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因此,提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性,加深对整合学习目标和内容的认识。这种准备阶段的预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框架,使他们能在整合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
2把握主题内容,构建合理结构
为了充分发挥单元整合教学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灵活掌握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才能做到在教学中将单元整合教学法应用自如,从而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科学有效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才能把各个知识点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4]。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教材知识内容,对知识点做出有效的梳理和归纳,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然后结合学生现在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和组织,确保单元整合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严密性、一致性和连贯性,从而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乘法”和“除法”时,小学数学教师在对该单元的内容做出重新组合,改进教学方法时,就要抓住乘除算法的一些内在联系,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并设置对应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比如,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将两者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系统性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且教师要清楚,“除法”是在“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核心定位在乘法运算上,才能为更好地开展除法教学做好铺垫。
3善用思维导图,实现单元整合
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把各种知识内容用文字+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梳理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无形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会得到提升。因此,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把相关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体系,并把所有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紧密的结构,这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极其关键的。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去绘制思维导图,他们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构建,而且能从单元的角度出发去把握数学知识点的内在关系。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的应用”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从单元的角度出发去整合梳理所学的内容,并绘制对应的思维导图。比如,从“百分数的意义”出发,列出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列方程解百分数问题”等几项分支,使思维导图涵盖各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会更为清晰,对知识掌握得会更为全面和详细。
4完善单元整合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体系
教学的效果如何,还要依靠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馈进行判断。在应用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才能知道自身在教学上有哪些方面需要作出改进和优化,怎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评价和反馈在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从而取得相应的进步。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去及时地调整教学的节奏,并发现单元整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给予解决,防止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时,应遵循“综合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三大教学原则,善用教材,科学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通过预习、思维导图、分组合作学习法等策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常慧.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功能[J].中国新通信,2022,24(19):200-202.
[2]程雅琼.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美育的状况与优化策略[J].亚太教育,2022(1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