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伴随建筑暖通设计人员不断应用新技术,暖通系统的很多新功能为人所激发。在暖通系统设计的工组阶段,设计者既需要考虑如何提升暖通服务的舒适度,也要考虑如何应用节能技术,才能使设计方案和最终的应用能够兼具功能性和经济性。应用新型的节能材料之后,曾经存在于暖通系统当中的一些质量问题也能够被合理解决,不失为优化和改进暖通设计的一种有力尝试。
一、民用建筑暖通设计工作理念分析
在为建筑暖通不断增添和设计新的功能时,必须正视过往对暖通系统存在的错误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正确的民用建筑暖通设计工作理念。暖通系统可以为居民提供充足的热能,特别是在进入冬季、室外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暖通系统在北方的一些城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暖通系统在日常还可以发挥出排烟以及通风的效果及功能,保证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不会为其影响、受其制约。在进行暖通系统的设计时,需要围绕通风、排风和排烟三个系统的使用需求,完善和优化设计,切实解决暖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民用建筑暖通设计的全新思路
其主要包括如下两种角度:
(一)经济性
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考虑和分析暖通空调设计的相关问题,显然更具意义。
一方面,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暖通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广大用户的具体诉求,促使大众可以生活在极为舒适的环境当中;
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建筑企业的效益问题,不能因为盲目设计和施工,而忽略了经济方面的所得。
(二)环保性
节能是如今建筑暖通设计的重点和关键所在,今天的中国正行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在这一理念和思路的导引下,需要加强对节能设计的应用和实践,这不仅是从大局出发所要尝试和努力践行的问题,更是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减少不必要浪费的原因所在。
过往,在建筑暖通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节能这个问题,导致出现大规模的资源浪费情况,长此以往,我国环境资源必将遭受影响。何况在诸多环境污染的情况当中,建筑垃圾占比极高,倘若能够针对此方面加强管理,必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在此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应用当下最流行和先进的技术、材料,来降低暖通设计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与破坏,最终达成节能的目的和效果。
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环节的主要问题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首先,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不够,不能很好的结合民用建筑的实际情况,无法贯彻并落实《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太阳能供热果暖工程技术规范》等要求;
其次,没有根据建筑功能、环境和负荷情况,比较暖通系统的形式和冷热源情况,并没有对技能技术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论证、分析,而是照搬其它工程的设计导致眼前的设计方案脱离实际,甚至出现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和标准的情况。
四、对节能化设计技术与新型材料的有效应用
(一)建立且不断完善水源热泵系统
水源热泵技术在目前的空调系统当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根据季节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差异,可以使用不同的水钻热泵技术及方法,而且其并不会带来任何污染问题,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民用建筑完全可以应用采暖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加大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频次,可以使更多的民用住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轻松应用此类先进且洁净的采暖系统。
在夏季,水源热泵需要以18摄氏度左右的水当作热源,此时建筑物当中的余热会借助空调机组和管道被转移至室外,通过低温水体而离开;在冬季,地下水温一般在7摄氏度以上,热源系统借助热泵机组将室外的热量传输至室内。
水源热泵的制冷和制热系数分别可以达到3.5~6.0左右,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据有关数据显示,应用水源热泵系统的冬季、夏季采暖空调系统,其运行费用要远远低于应用传统冷、热源的系统。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水源热泵时,要保证自然界水源的安全无污染。
(二)优化并加强对冷热源技术的应用
在对工业区附近的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可以适当利用一些工业资源,比如在冬季供暖时,可以使用工业的废热源来达到供热的效果,如此也会降低和减少热源损耗。
在应用工业热源时,需要对这些技术进行适当的优化和处理,可以在使用冷水机组对工业废热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促使其在冬季可以实现供热。这种设计方式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供热成本的问题,但在具体供热过程中,仍需做好相关的保障措施。
(三)分布式燃气炉供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建筑舒适程度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南方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也开始提出了冬季供暖的诉求。一旦冬季室外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人的舒适感和体验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小区当中,可以借助单独设置燃气热源点的方式,进行24小时集中供暖服务,供暖天数设置为90天,极大提高了广大居民居家的舒适度和体验度。
(四)合理使用新型材料
在安装暖通空调设备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从诸多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材料中进行挑选,从中选择最契合的材料。比如在选择暖通设备的各种管道时,可以选择新型的环保橡塑材料,其具有非常理想的保温效果,一般情况下使用比较少的材料就能呈现出极佳的保温效果。
这类材料一般被视作具有一定的弹性的闭孔型材料,质地相对柔软轻盈,并且耐冷耐寒,其所具有的抗腐蚀性、抗老化效果也颇佳,还具有足够的抗噪效果。将其作用到暖通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并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
因此,在具体的暖通设计施工时,可以借助这种材料来代替传统的、为大众所熟知的棉岩等材料,缩减保温层的厚度,减少管道的损耗。
总而言之,民用建筑暖通设计环节在技术要求方面呈现较多,所以才与建筑暖通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养,也需要对暖通工作十分了解和熟悉。伴随国内暖通设计技术的不断成熟,绝大多数民用建筑内部都被设置了完善的暖通系统,但相关行业和从业者对于暖通设计的探索并没有也不应该停滞。而伴随一些新型暖通设计理念和思维的启动,作为设计者其必然又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向和突破点,要在考察暖通市场,对各类材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后,寻找更多可以替代传统材料的新型节能材料,改良传统暖通系统的效果,切实解决暖通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
参考文献
[1]罗磊君.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9,000(009):17+19.
[2]李启杰.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4):3649.
[3]韩丹.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000(024):281.
[4]陈明洁.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9):109.
[5]李万利.新型节能技术及环保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