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性格特点,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他们的注意力都与他们对事物的兴趣直接挂钩。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更加强调数学的实用价值,突出数学在服务生活以及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倡导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小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转变,并通过优化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知识点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与教学方法的生活化,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对于学生来说,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会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提升不仅能够提升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还能够让学生对探索和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产生更强的主动性。在这一前提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能够得到比较有效的提升。此外,在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会积极讨论数学知识,这有利于其通过交流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二)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数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更为抽象难懂,不少内容都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时常会感到困惑不解,特别是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的能力。假如将学生生活中的元素渗透其中,那么将有利于学生理解一些数学知识。如,利用班上学生爱玩魔方的心理,引导他们思考魔方的立体构造,知道立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还可以思考3阶魔方中27个小立方体的位置及其特点:最中心的一个是不可见的;6个面的中心各有只看得见一个面的小立方体;每个棱中间有一个可以看得见2个面的立方体,共12个;每个顶点各有一个看得见三个面的小立方体,共8个。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空间想象的难度。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语言
数学学科的教学其实就是对数学语言的传授,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个人能力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对数学教师来说,如何进行生活化的转变是一个大难题。传统教学模式呈现出的问题较多,不仅课堂较为枯燥乏味,而且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针对原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合理应用生活化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当学生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编成绕口令或者是俗语,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数学知识点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例如,一些概念和法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顺口溜,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对顺口溜进行记忆远比对理论知识概念进行记忆要更加简单,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一些比较难的数学公式法则进行有效记忆,而且不容易遗忘。
(二)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只有在数学教学中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关注教学内容,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将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例如,教师在进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时,可以将网络购物和实体店购物中常见的“折扣”概念融入其中,在引导学生了解“折扣”和“百分数”的关系之后,再指导学生进行百分数换算。在教师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之后,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的生活元素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只有如此,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教学活动中,更容易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因而也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例如,教师发现有学生课堂在偷偷折五角星,教师没有批评他课堂不专心,而是欣赏他的折纸手艺,甚至还让他上台展示了他的工艺。在全班同学都对五角星的“美”充分认可后,教师就提出一些问题供同学思考,如五角星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分割图形观察,最后师生一起发现有10个三角形。其实,五角星的构成元素应该就是5或者5的倍数,因此,不可能是8或者9,一定是10个。五角星加上边框就成为正五边形,这时候又有多少个三角形呢?这样,学生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在小组讨论与合作下,最后一致发现,竟然有35个三角形!还有同学发现,五角星内部有五边形,五边形内部又可以画出五角星,这样可以无穷无尽地画下去,真是太有趣了!随着同学们学习不断深入,大家对后续学习充满期待,师生关系也在思维探究中更加融洽。
(四)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完善课堂教学流程以及助力学生发展上意义重大,为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其价值。不同于传统的口头评价,生活化评价更科学全面,也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种创新评价方式。生活化教学评价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融合了多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评价方式,将口头评价和实际评价完美契合在一起,将教学评价的关键点从以往的重成绩评价转化为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有利于指导学生今后的发展。多样化的评价模式可以充分保障教学评价的客观全面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谈话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去评价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评价时,可先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展开自评,还可以引导其他同学对自己进行评价,组织学生互评,被评价者对自己的了解会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密切同学之间的情谊。在学生自评以及生生互评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表现情况展开总结性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评价会更加全面,所以,在生活化评价的结尾阶段,加上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十分必要。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高年级要注重对他们综合能力方面的评价,这样才能确保生活化评价发挥最大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教育方便人们的生活。作为新课改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有不少独特的优势,它将现实生活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充分融合在一起,通过将理论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借助生活元素去丰富数学课堂,这样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4):77-79.
[2]陆文琪.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元、角、分”为例[J].教育界,2022(13):38-40.
[3]张岸林.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1(2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