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多具体的展开形式,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教学内容出发,就课程教学思路做有效设计.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推进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很重要.这会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相关问题,能够让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主动性更强,思维更加活跃.这些都可以显著提升课程教学的综合实效,能够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在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收获的同时,也强化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锻炼。
一、立足个性学情,塑造思维方式
新课改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同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等不同,他们的实际情况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化学教师要注重对他们个性学情的把握,以此来塑造他们的思维方式。首先,化学教师要精准分析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并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如针对学习水平低的学生,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从简单基础的知识切入,去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面发展。其次,在把握学生个性学情基础上,教师要分别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多元的教学启发。以规范引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实现他们在各自水平基础上获得有效学习,让他们朝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方面的内容转变。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就可以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学情,做思维方式引导。首先,针对班级中化学知识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强的低水平学生,教师可以做一个趣味性的导入—贵族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和势力,从来都是不惜财富的。像拿破仑时代中的一次宴会,贵族们都使用金、银、宝石镶嵌制作的餐具,唯独元首拿破仑使用了铝制作的餐具。同学们知道这其中是什么缘故吗?这一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习兴趣偏弱学生的关注。随着课堂的进行,在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水平偏低的学生重点观察铁丝、铜丝和相关的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来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尝试引导他们从现象去思考本质。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这一组实验,尝试思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二、重视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大量的实验,受应试教育影响,这些实验往往没有在课堂中开展,只是以书本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高中教师要以化学实验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要精心准备实验,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氧气变化的多少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的速度。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现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速率,从而思考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要注意细节操作,把化学要学的知识点利用实验为学生巧妙地展示出来,在实验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对实验和问题勇于质疑,并进行大胆的创新。在实验中,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把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在实验结束后要积极总结实验中的经验,积累化学知识点。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在实验前可以和教师共同商量实验方式,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后和同学积极交流。
三、培养与建立学生的环境意识
高中化学课本中很多知识内容都包含相应的环境问题,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对于环境和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在展开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分析解读时,教师可以相应拓宽学生的认知,多引入一些和环境相关的资源和素材,基于教学的实施过程有意识地建立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学生核心学生素养的重要构成,也是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培养与锻炼学生环境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开放化的实施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对于课本内的理论知识有良好的吸收掌握,也可以从教学主题出发,给学生设计一些开放化的实践探究活动.这可以让学生真正发现一些实际的环境问题,能够更好的建立学生的学习认知,并且引起学生的学习共鸣.不仅如此,这类实践探究活动的展开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可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建立提供推动效果.
比如在教学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选定一个具体的方向,然后设计一系列开放化的实践探究问题.通过课堂活动学生可以相应了解与资源及环境相关的内容,理解当前人们的生产活动中资源利用不合理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课外延伸探究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对不同地区的资源利用情况做了解,如各个地区资源利用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典型环境问题,让学生找出这些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应当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如何更为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促进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如此,学生的环境观念也会在过程中得到塑造.这才是化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的核心素养,透过良好的教学组织与创建可以让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结论:总之,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开适当的背景知识介绍,设计直观的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与建立学生的环境意识,创设发散性的习练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菊梅.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3):120.
[2]周业虹.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国考试,2017(2):47.
[3]徐海燕.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7(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