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杨惠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惠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 化学研究前沿,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20.
摘要: 新课标提出,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落实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和探索化学领域,实现对化学知识的深层感知,逐步带领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内涵和魅力,提升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那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实施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全面优化和改进?本文主要对此展开探究和论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浅薄见解,希望能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社会参与素养
DOI:10.12721/ccn.2021.157020
基金资助:

引言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推进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就目前来看,仍有不少教师并未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缺乏对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刻认知和高度重视,且在课程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未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创新,导致学生在化学课堂的积极性低下,不仅无法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也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以上问题,则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审度高中化学的教学现况,并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来传递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为基准,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想要有效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主投入到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之中。在教学期间引入情境教学法,关键在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来创设立体化的情境,并赋予该情境一定的情绪或情感色彩,促使师生双方均能在高中化学课堂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快速的理解教材内容。如引用富有趣味的故事、新奇震撼的魔术、悬念满满的视频等,据此完成教学情境的构建。以“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可展开一个“桃花盛开”的趣味实验:向每个学习小组下发一张白纸,要求小组成员将白纸裁剪成为桃花的形状;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花瓣上;在玻璃罩上滴加浓氨水;将玻璃罩迅速扣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花瓣之上,观察实验变化。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花瓣逐渐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如春天盛开的桃花。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高涨起来,不仅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也为后续化学教学的深入做好了铺垫。

二、加强互动,完成化学观念的有效渗透

在教学期间,增强课堂互动能够促进“教”与“学”的交互性,便于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整个学习环节面临的问题,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为渗透化学核心素养开辟路径,使学生精准接收到教师所传递的所有信息。例如,当讲解“乙醇的催化氧化”时,可做出如下的组织与设计:提出问题,“喝酒过量具有哪些表现?”,有些学生回答“头疼”、有的学生会说“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教师介绍酒精进入人体之后的反应变化,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过程;通过模拟具体的实验来还原乙醇在人体的变化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开展实验。取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将其置放于酒精灯之上进行灼烧,待铜丝变黑之后放入无水乙醇溶液之中,发现铜丝由黑色变为原来的紫红色。重复上述步骤,闻液体气味;列出反应方程式,据此判断出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化学观念,对发展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三、借助微课,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课已经成为开展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具。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师要适时引入微课,并结合课程内容展开对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并及时分享给学生。如何实现信息共享?依赖于信息时代的多重优势,教师可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至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让学生进行在线观看,或发布到班级微信群、个人朋友圈,要求学生下载观看。例如,在学习“氨气的制备实验”这部分知识时,将制作好的微课发布到班级QQ群,让学生自行下载观看。由于微课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且可以进行反复播放,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若在学习期间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可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对微课内容做出相应的补充,或利用聊天软件向同学和教师寻求帮助,逐渐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回归生活,加强化学学科的社会参与

众所周知,化学来源于日常生活,同时也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教师要善于将化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拉近学生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目前社会瞩目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例,很多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均是引发这一问题的导火索,就此造成诸如雾霾、水域污染等危害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到当今社会的稳定运行。正因如此,必须使学生具备绿色的化学发展理念,以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开展一系列化学研究。如SO2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有毒气体,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形成酸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可将SO2对建筑物的破坏以视频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之中,提升社会责任感。

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深入挖掘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多个路径来渗透化学核心素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实施微课教学、结合现实生活来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全面优化和改革,为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翠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0(28):135-136.

[2]蒋宝红.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28):25-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