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可以得到顺利的施工,需要根据桥梁工程的建设条件,、建设要求来制定完整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此来对桥梁工程施工进行指导,确保工程各项工序、工艺都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同时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中对于其技术的应用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从而使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一、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1)装配技术
对于预制台座的设定,务必要确保其稳定并处于光滑便于脱模的状态。在这一环节操作中,应格外注重混凝土的构成材料,不管是具体尺寸和有关配比,还是针对预应力结构体系构建的精准性以及后期的维修养护方面,其都应运用切实的方式来确保预制梁的规格符合有关设定的标准。对于临时性的支座,应精准测算其坚实效果,并确保其达到设定标准。这一环节的操作可以运用沙筒的结构方式,从而达到有效拆卸的效果。
(2)接头浇筑技术
接头浇筑施工中需要对其所应用的混凝土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桥梁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并且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对桥梁架构进行处理,例如对横隔板进行凿毛处理,这样可以保证在接头浇筑施工中其新旧混凝土良好的结合。在对接头进行实际浇筑的时候,应切实依照有关设定实施具体的施工程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此环节的操作适宜在当天气温最低的时候进行施工,在接头混凝土浇筑时若是施工环境的气温温差过大,则需要采取防护措施来对温度的影响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会进行劲性骨架实施布设,从而避免温度升高对混凝土的凝结产生影响。
(3)桥面铺设技术
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中,可能会出现芯模的移动问题,针对此种情况需要通过加固处理的方式来控制箱梁芯模的移动及上浮。在实际的施工中,如果钢筋接头的直径大于12mm,就要使用焊接的方式对其进行连接,而相对的情况就要使用绑扎的方式连接,另外钢筋的长度要达到具体技术的有关标准。在进行桥面铺设施工前需要对桥面板进行清理,避免未收缩的混凝土影响桥面的整体质量,并且桥面的铺设坚实程度务必符合设定的标准,之后在底座上浇筑混凝土。
2.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1)台身施工技术
由于其使用的钢模材料体积较大,因而在使用之前应清理模板的内外表层,并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为了防止施工中发生漏浆的情况,应使用双面胶对模板进行黏合,另外还应使用钢管架对其进行支撑,设定具体的操作区域和借助于钢筋连接的方式增强模板的稳定性。当台身较高时应进行分段操作,在此环节应严格控制段与段之间的紧密度,并对拉杆锚固和墙顶的钢筋进行预埋。混凝土浇筑施工厚度应控制在50cm,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务必切实注意振捣的密实程度,在浇筑完成之后应适时地进行凿毛处理,从而保证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另外应保证一周以上的专业化养护。
(2)桥台、承台施工技术
由于承台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因而需用的钢模尺寸也比较大,这样的话就可以使用螺栓来固定槽钢。在对模板进行施工之前,应首先依照工程设定的图纸实施测量放样,待核定无误后实施承台模板的装配,此环节可以和肋板钢筋同时施工,肋板钢筋埋设的精准性应切实保障。承台的混凝土的搅拌使用集中的方式进行,并通过专用车辆输送到施工场地,进而借助于吊车等器械实施浇筑。
(3)桥体结构施工技术
对于背墙、台帽、侧墙墙顶、耳墙环节的施工,其一应部署好相应标准的钢模板材料,并使用螺栓对槽钢进行固定,进而依照施工设定的标准实施,接着是装配模板。在对台帽进行施工的时候,应统筹耳墙以及背墙等部位钢筋的具体施工,并确保其施工精准性达标。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标准,此环节的具体操作与其他部位的施工大体一致。
(4)墩柱施工技术
当梁墩的主体小于等于15m时,可以使用3m/节的钢模板具体实施,而当梁墩的主体超过15m时,可以使用翻模的方式具体实施。桥墩的台身材料是一种整体形式的钢模,其外部比较坚固,并依照墩柱高低具体分层,从而减少了接缝的数量。对于使用整体形式组合的钢模以及高度超过10m的墩柱模板等,由于其面板材料特殊,并且相应的连接需要使用高强的螺栓具体进行,因此应上报上级核准批复并经由专业厂家具体制作。
二、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张拉预制底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张拉预制底座稳定性、坚固性达到规定标准,需要保证施工区域其地质条件的良好,避免张拉预制底座基础出现沉陷等问题。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中对于张拉预制底座的性能、规格等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因此需要对此底座的反拱系数进行计算,确保其误差数值在规定要求的范围之内,以此来保证施工技术可以得到顺利的应用。同时对于张拉预制底座的设置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施工环境来进行调整,以此来为后续施工工序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2.连续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是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中的难点,也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现浇板的连接件需要进行较为严格的去皮凿毛工作。同时,在现浇的过程中需要避免或是减少收缩裂缝的硬化,从而将其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度降到最小。此外,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尽量维持简支混凝土灌注在相同的温度水平,且施工最好在同一天进行,通过有效控制温度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结论: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中使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节省施工材料,同时还可以保证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中优势较为明显。在未来的发展中,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将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樊华,王笔飞.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探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8(4).
[2] 马振宇.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实践与探索[J].交通世界,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