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学习过程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对数学教学缺乏兴趣,认为数学纯粹是一种死记硬背的学科。然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的直接传授知识,学生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更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起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这有助于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负面情绪,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
(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导学法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思考、探索和尝试,从而培养了他们渐进式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反复探索与实践,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严谨和灵活的思维模式,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对数学学科有益,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把握提问时机,保障提问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的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还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讨,建立起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深入理解。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思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如:"一个商品原价100元,折扣后的价格是原价的80%,请问最后的售价是多少?"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让他们讨论解决方案并共同完成问题的分析与解答。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记忆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还能够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假设有一条直线,上面有一棵高树,现在我们想要知道这棵树到底有多高。由于树太高,我们无法直接测量,但我们有一个刻度仪,可以测量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距离。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树的高度?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思考如何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应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树的高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思考其他类似的问题情境。
(三)合理设计问题,注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合理设计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调整问题难度和类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挑战与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问题,以便因材施教:
1.对于较容易掌握知识的学生,可以设计直接计算扇形面积和弧长的问题,例如给定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要求计算扇形的面积和弧长。
2.对于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辅助性问题,帮助他们巩固基本概念,例如给定扇形面积或弧长,要求计算半径或圆心角的问题。
3.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拓展性问题,如设计航天卫星的轨道是一段弧形的问题,引导他们将知识应用到更为复杂的情境中。
(四)注重问题层次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策略之一是注重问题层次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问题导学法通过逐步深化问题难度和引导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不同层次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1.基础层次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如给出两个角度相等的三角形,要求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全等。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2.进阶层次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如给出一些边长和角度的信息,要求学生判断是否存在唯一的全等三角形,并给出相关证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方法,并激发他们的证明思维。
3.拓展层次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如给出一些条件,要求学生构造具有相同特点的全等三角形,并解释其思路和方法。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问题求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总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增长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期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能够充分发挥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数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康称彩.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1(3).
[2]徐俊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师),2021(008).
[3]王春芳.运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在的作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