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肺复苏和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中,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紧急处理方法。病人可以通过置入人造气管来恢复通气,ICU病人因情况紧急,机械通气的应用比其它病人多,ICU病人在接受了人工气道的治疗后,在病人的肌肉张力、咳嗽反射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进行撤机。但在撤除呼吸机后,病人仍需进行输氧,常规使用面罩进行吸氧,面罩吸氧对氧气的流速和氧气浓度影响不大,病人不能忍受,而且吸氧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对改善病人的氧合指数、改善呼吸道湿化作用有显著的作用[1-2]。本研究分析了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在ICU患者撤机后的作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ICU撤机后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9-78(52.21±2.25)岁。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31-79(52.12±2.24)岁。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治疗,采用常规的面罩吸氧,并与普通的文丘内盖相连,然后进行氧气输送,氧气流速为2~4 L/分钟,保持血氧饱和度>93%。
观察组给予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采用费雪派克呼吸湿化仪、德尔格呼吸机氧疗,氧流量设定为45升/分钟,保持病人的血氧饱和度>9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咳痰的难度、咳痰舒适度、咳痰耐受性评分、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次通气发生率。
咳嗽难度:5:痰液不能排出,必须吸痰;4:雾化疗法能咳出痰中的痰[3];3:咳嗽时能吐出痰;2:痰易于咳出;1:不能有痰;
咳痰舒适度采用 Tiruvoipati评分,0-5分,较低的表示病人的舒适程度较好。
咳痰耐受性评分:5:病人拒绝接受氧气疗法;4:病人不愿意接受治疗,容易自行摘除设备;3:病人有摘除设备的念头;2:病人对吸氧不满意;1:病人对吸氧的处理感到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在SPSS22.0软件中,计数χ2统计,计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咳痰的难度、咳痰舒适度、咳痰耐受性评分比较
观察组咳痰的难度、咳痰舒适度、咳痰耐受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咳痰的难度、咳痰舒适度、咳痰耐受性评分比较(`x±s,分)
2.2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治疗前二组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均改善,而观察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比较(`x±s)
2.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次通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次通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次通气发生率比较[例数(%)]
3讨论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病人在进行有创的机械通气和撤机操作后,会出现缺氧的情况,需要进行吸氧,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吸氧是一种常见的辅助疗法,合理的吸氧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机体的氧需求,而且可以帮助治疗原发性疾病。氧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它可以增加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增加动脉血氧饱和,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机体的活力。氧治疗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由依靠向争取的转变,开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新一页。其治疗方法有:头面罩吸氧法、呼吸机吸氧法、鼻导管吸氧法等。但常规吸氧下,吸氧者长期吸入干冷气,会影响到鼻腔的功能,也会影响到病人的适应能力,所以必须将氧润湿,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从而增强病人的适应能力。使用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可以提高治疗的舒适度,避免呼吸道不畅通和干燥,从而提高治疗效果[3-4]。
在处理方法上,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可以模拟病人的解剖学湿化功能,调节的呼吸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然后将湿化气体和温热气体回收,供病人吸收,以达到湿化的目的。在实施干气护理加热时,可促进温度、湿度达到相应的要求,有助于保持生理性湿化水平,促进粘膜纤毛组织的正常移动,预防气道堵塞。另外,因为病人可以在呼吸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呼吸,所以氧气的浓度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既可以满足病人的基本呼吸需要,又可以促进吸气速度的增加,既可以提高病人的通气能力,又可以控制氧耗,防止呼吸指数、氧合指数等重要指标出现异常[5]。另外,既能保证病人的鼻腔湿润,又能保证病人的舒适度和耐受性,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因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通过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是一种新的吸氧方式,它不仅可以精确的控制氧浓度,而且具有很强的湿化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痰中的粘稠度,促进痰的排出,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同时,它也符合人体生理特性,在吸氧的时候,病人的血氧浓度不会受到饮食、呼吸的影响 [6-7]。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咳痰的难度、咳痰舒适度、咳痰耐受性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次通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ICU患者在撤机后,使用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通过高流量的空气氧混合器、湿化治疗器、高流速鼻塞等,与呼吸管相连提供的吸氧方法。它的作用是将高流量的气体输送到肺部,并保持肺泡的开口,在给氧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合适的空气和氧气的流量。常规的面罩吸氧会增加病人的阻塞感觉,而且由于不能有效地控制吸入氧气的浓度,容易引起副作用[8-9]。而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既能防止病人用力呼吸,又能确保呼吸的舒适度,并能冲洗鼻腔等残余气体,减少下一次吸入的CO2,降低吸气阻力,避免在吸气过程中出现多余的代谢损耗,最后能准确、稳定地吸氧,改善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而且,这种吸氧方法可以帮助病人的痰液稀释,促进痰的排出,使气道保持通气的湿润和通畅,从而可以维持病人的呼吸功能,减少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从而促进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修复[10-12]。
综上,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在ICU患者撤机后作用非常明显,可提高咳痰舒适度,降低咳痰难度,改善血气分析,并减少并发症和再次通气。
参考文献
[1]吴政庚,罗庆勇,龚美红,等.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应用于ICU患者撤机后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34):150-152.
[2]张改明.经鼻高流量吸氧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19):7-9.
[3]万雪芹.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进行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9):39-40.
[4]尹承倩,高燕,刘超.高流量温湿化系统对ICU机械通气撤机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7):78-80.
[5]张德春,黄伟,杨斌.高流量吸氧与无创呼吸机在ICU撤机中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4):113-115.
[6]宋航,李青,郭士勇,等.高流量吸氧与CPAP在儿童先心病术后严重I型呼吸衰竭中支持作用的比较[J].河北医学,2019,25(07):1158-1161.
[7]朱亚容,蒋勇.PDCA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ICU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48 h内再插管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1):67-69.
[8]王诚,徐非凡,曹昊,等.经鼻高流量吸氧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APACHEⅡ评分影响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9,7(04):239-241.
[9]朱延平,王坤,张卫军,等.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3):3103-3105.
[10]耿玉青.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1):138-139.
[11]韦柳炎.经鼻导管加温湿化高流量吸氧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01):71-72+78.
[12]陈爱斌,李志鸿,沈伊娜.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与头罩吸氧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过渡性撤机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02):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