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粉神阙贴敷对糖尿病便秘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芳 冯珊珊 赵美玲 黄强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江西南昌 330000;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 江西南昌 330000

复制成功

摘要:

探讨大黄粉神阙贴敷对糖尿病便秘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8例糖尿病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大黄粉神阙贴敷)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便秘严重度评分(CSS)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S评分及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大黄粉神阙贴敷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便秘情况及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便秘大黄粉神阙穴生活质量血糖控制
DOI: 10.12428/xdyxyj2025.09.021
基金资助:

糖尿病性便秘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在 28%至60%的区间内波动。该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自主神经病变、肠道菌群失调以及高血糖引发的脱水状况紧密相连[1、2]。长期便秘不仅会使代谢紊乱的程度进一步加剧,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3]。在西医治疗中,通常会依赖缓泻剂,但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依赖性,并且在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有限。近年来,中医的外治法凭借其安全性和对整体进行调节的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大黄粉神阙贴敷这一疗法,它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以及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在改善胃肠功能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效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评估该疗法对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循证支持。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本研究遵循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7],且要求患者的血糖控制处于稳定状态。在便秘诊断方面,采用《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8]中关于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具体而言,患者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粪便干硬、排便不尽感等症状,并且自发排便频率每周小于3次。

1.2入选标准

1)年龄18~75岁之间,符合诊断标准;

2)符合罗马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3)近半个月,对便秘未采取其他针对性治疗措施;

4)自愿接受本治疗方案并配合治疗,依从性好。

1.3排除标准

1)器质性胃肠疾病所致便秘者;

2)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良等并发症患者及妊娠糖尿病患者;

3)肝脾异常肿大、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或皮肤破溃明显者;

1.4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11.png

2 干预方法

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糖尿病饮食指导,要求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天不少于25g;制定运动计划,每日步行30分钟;进行血糖监测以及开展便秘健康教育。

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粉神阙贴敷。具体操作如下:

药物制备:将生大黄研成粉末,过100目筛,然后与蜂蜜按照 3:1 的比例调成膏状,制成直径为 2cm、厚度为 0.3cm 的药饼。

贴敷方法:先清洁神阙穴(脐部)周围的皮肤,然后在每日18:00-20:00(大肠经当令时)进行贴敷,贴敷时间保留4-6小时,整个疗程为7天。选择大肠经当令时进行贴敷,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此时大肠经气血旺盛,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穴位刺激作用的发挥,从而增强治疗效果。在贴敷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若出现红疹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同时,贴敷时间宜选择在餐后2小时左右,避免在空腹状态下贴敷,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能够反映患者当前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可以反映患者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控制情况。

3.2便秘症状:在治疗前后,采用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SS)对患者的便秘症状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及腹胀6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评分范围为0-4分,总分0-24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便秘症状越严重。通过该量表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情况。

3.3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估两组患者的便秘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9]。该量表包括生理领域、心理社会领域、担心和焦虑领域及满意度领域4个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4分,总分28-112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该量表能够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便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3.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当P<0.05 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科学的统计学方法,可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BG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这一结果提示,大黄贴敷可能通过改善肠道功能,间接对糖代谢起到调节作用。而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较长时间内的血糖平均水平,而本研究的疗程相对较短,尚未能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表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22.png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便秘严重程度相当。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大黄粉神阙贴敷联合常规护理在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便秘程度,具体情况见表 3。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C-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大黄粉神阙贴敷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便秘对患者生活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CSS评分、PAC-QOL评分比较(±s,分)

33.pn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5 讨论

5.1 作用机制分析

糖尿病便秘的患病率较高,在28%-60%之间,其核心病理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自主神经病变、肠道菌群失调等。传统西医治疗主要以缓泻剂为主,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药物依赖、电解质紊乱以及肠道菌群进一步失衡等问题。此外,约6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常规治疗在血糖控制方面缺乏协同效应。因此,探索一种既能改善便秘又具有代谢调节作用的疗法显得尤为重要。

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可刺激肠壁神经丛,增强结肠蠕动,从而促进排便。神阙穴作为 “经络之海”,与脾、胃、大肠经直接关联,贴敷于此可通过任脉-脑肠轴途径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二者协同作用,不仅能够缓解便秘,还可以通过减少肠道毒素吸收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具体来说,大黄中的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进入人体后,一方面直接作用于肠道,促进肠道蠕动;另一方面,通过神阙穴的刺激,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全身的代谢过程。这种 “药物-穴位”的双重调控机制,为治疗糖尿病便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0]

5.2 与传统疗法的比较优势

①安全性:透皮给药避免首过效应,肝肾毒性风险低于口服大黄制剂[11];②依从性:贴敷治疗操作简便,患者的接受度高于口服缓泻剂,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③代谢协同:单一干预同时改善便秘和血糖,而缓泻剂无降糖作用;本疗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避免了口服泻药的电解质紊乱风险。过程中需注意:①贴敷时间宜选择在餐后2小时左右,避免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②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一旦出现红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5.3 研究局限性

①机制深度: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未来需要延长观察期,并纳入肠道菌群、胃肠激素等机制指标,以更深入地探讨大黄粉神阙贴敷的作用机制。②目前的随访仅为1周,需要进一步评估1个月以上的时间对肠道神经重塑的影响,以确定该疗法的长期效果;③可结合肠道菌群检测,筛选对大黄干预敏感的优势菌群亚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6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BG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大黄粉神阙贴敷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便秘患者的血糖水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大黄粉通过神阙穴吸收后,对患者的糖代谢起到了调节作用。同时,治疗组患者的CSS评分和 PAC-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大黄粉神阙贴敷能够减轻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疗法的作用机制体现为“药物-穴位”的双重调控: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通过抑制 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拟杆菌门丰度)来改善糖脂代谢;神阙穴刺激则激活迷走神经-脑肠轴通路,促进胃动素分泌,恢复结肠的节律性收缩(排便频率提升217%)[12-14]。相较于传统的口服缓泻剂,该疗法兼具安全性(皮肤不良反应率<5%)与便捷性,符合中医“腑病外治”的理论,尤其适用于老年及口服药物禁忌的患者。

本研究的科学价值不仅在于验证了中医外治法的现代医学内涵,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糖尿病管理从传统的“血糖中心论”向“代谢-神经-肠道”的整体调控方向发展[15]。未来,通过剂型创新、精准分型以及与数字医疗的整合,有望将该疗法发展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首选非药物干预方案。然而,本研究未评估长期应用的代谢稳定性及肠道神经元的适应性变化,后续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结合代谢组学分析(如短链脂肪酸、GLP-1水平),进一步阐明“通腑降糖”的分子机制,为优化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潘晓.糖尿病患者便秘的饮食调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4,59(3):45-48.

[2] Aloufi MA,et al.Constipa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J]. Medical Science,2022,10(3):112-120.

[3] 李璇,于永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6):112-115.

[4] 徐姗姗,涂建红.大黄神阙贴敷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3):1993-1996.

[5] 王振华,安鑫.大黄粉神阙穴贴敷治疗脑梗死后便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10):2054-2055.

[6] 吴婵娟.四子散热罨包联合大黄粉神阙穴贴敷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04):120-122.

[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8]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9):577-598.

[9] 王乐三,等.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修订[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3,31(9):678-682.

[10] 高艺玮,张宁.从“病证结合,通调五脏”论治糖尿病便秘[J].中医学报,2024,9(11):2321-2325.

[11] 金美娟,徐静,王芹,等.濡肠饮加味联合通便贴神阙穴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30(01):156-158.

[12] 朱立萍,林嘉鳞,瞿秋燕,等.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联合脐疗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34):129-132.

[13] 陈艺曦,云洁,龚桃林,等.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31(23):98-103.

[14] 苏晓梅.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J].中医外治杂志,2022,31(4):23-25

[15] 刘力菲,崔鹏.麻子仁丸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机制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4,30(5):77-8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