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曾玲露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 浙江宁波 3150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 课题旨在讨论心理护理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门诊的80例静脉注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负性情绪、不良发生率与心理症状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负性情绪、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心理症状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所有数据的统计值P<0.05。结论 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时,为有效提升护理治疗效果,应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应根据实际护理情况,制定合理的推广应用计划。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急诊门诊静脉注射运用效果SCL-90评分依从性
DOI: 10.12428/xdyxyj2025.08.093
基金资助:

引言:

患者接受静脉注射时,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急躁等情绪,给静脉注射带来了不利影响,若护理人员无法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需多次穿刺,届时将导致患者不良情绪的加重。由此可见,在急诊门诊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应采取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为有效解决此问题,本课题重点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运用效果,课题正式研究前,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通过。现就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如下总结,以期为医学同仁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解决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护理时遇到的现实问题。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门诊的80例静脉注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女性20例,男性20例;观察组中女性19例,男性21例。为防止患者的基础病情影响到课题研究的对照性,课题组细化了患者纳入的排除与纳入标准。其中排除标准包含三点:一是患者依从性极差,不愿积极配合治疗;二是患者存在某种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无法控制自己的主观行为;三是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不利于医患沟通交流[1];纳入的标准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患者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二是患者的年龄处于18至80岁之间;三是患者同意接受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治疗;四是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二)方法

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为其进行静脉注射时,只进行简单的口头健康宣传教育,让患者知晓静脉注射的要求与规范,为其配合护理工作提供支持。此外,在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定期展开巡查,及时发现拔针需求、滚针问题,并遵医嘱准确更换药物[2]

2.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要点:①护理人员需要全程保持微笑服务,耐心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进而为后续的静脉注射操作提供支持,防止由于患者不配合,影响到护理效果。通过微笑服务可拉近医患关系,快速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使得患者可根据护理人员的静脉注射要求密切配合。

②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沟通交流能力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因为在心理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干扰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为避免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准确把握穿刺的时机,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感[3]

③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为能够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率,护理人员应当开展个性化护理,即根据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大致了解患者的性格,从而采取相适宜的护理对策,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让患者能够配合自己完成静脉注射。此外,在护理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接触,普及更多的医学护理知识,让家属安慰患者,防止患者情绪失控,增加后续治疗的风险。

④改善医院静脉注射的室内环境,因为在患者接受静脉注射时,需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姿势,以保证药物注射的可靠性。届时室内的装修风格、装饰物品、张贴宣传语、空间布局、门窗采光等,均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客观影响。因此,在心理护理干预时,为尽可能地让患者处于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可配置适量的绿植盆栽,并对门窗位置调整,以增加室内的采光面积。此外,为满足患者的求知欲,可在注射室张贴一些医学科普的海报与宣传画,通过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从而让患者能够会心一笑。

⑤不断加强对静脉注射每个环节质量的严格把控,护理人员能否精准快速地一次穿刺成功,决定着静脉注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若护理人员需要多次穿刺,才可成功,必然会引来患者的埋怨,让患者承受多次穿刺的疼痛感。为此,在对患者的静脉注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强化,使其不仅具有非常熟练的穿刺基本功,同时拥有稳定的心理状态,在任何环节下都能冷静专业地完成穿刺。基于有效的培训与研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使其认同认可心理护理干预理念,积极认真地贯彻心理护理干预各项要求[4]

⑥加强对心理护理干预工作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为避免个别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影响课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当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时,应对护理过程展开监督,并依据心理护理干预的规范动作展开评估,以此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可认真贯彻课题研究的要求,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以收集真实可靠的医学研究数据信息。

(三)观察指标

为论证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在本课题研究时,笔者总计设定了五个观察指标,分别是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不良发生率与护理前后SCL-90评分。基于多项观察指标的数据交叉印证,可有力证实课题研究的结论,为相关医学研究人员的参考提供支持。

(四)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为快速处理所得数据信息,将所有数据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依据观察指标进行数据分类处理[5]。其中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不良发生率使用(n,%)表示;负性情绪评分与护理前后SCL-90评分均使用(x̄±s)表示。此外,所有计量数据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说明统计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二、结果

(一)护理满意度对比

如下表1所示,为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比较

1.png

(二)护理依从性比较

如下表2所示,为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数据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数据比较  

2.png (三)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如下表3所示,为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数据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数据比较

3.png   (四)不良发生率比较

如下表4所示,为两组患者不良发生率的数据比较。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发生率的数据比较

4.png (五)护理前后SCL-90评分比较

本项指标研究时,课题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客观科学地评估出患者心理症状[6]。如下表5所示,为两组患者心理症状评分比较。

表5    两组患者心理症状评分比较

5.png  三、讨论

新时期医院急诊门诊静脉注射工作开展时,为提升护理工作开展的质量,护理人员应意识到传统护理工作开展的不足,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开展的有效性,积极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开展的现实路径。为论证此方案在临床应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笔者在我院领导的支持下,展开了本课题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项观察指标,可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负性情绪、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心理症状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充分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此外,上述五项观察指标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可知数据统计值P均小于0.05,表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课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说服力,可对其模式进行适当的临床推广。

未来,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工作开展时,应不断总结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经验,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归纳,使其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操作指南,使其护理方案在医院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护理工作中,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可操作性,有效解决临床护理人员遇到的现实问题,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效果。

通过提升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到后续的病情治疗。同时,在人文关怀的心理呵护下,可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展开静脉注射。期望更多的医学研究人员可借鉴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研究患者静脉注射时的护理有效方案,使得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解决急诊门诊患者静脉注射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卢少君,刘琪琪,南春利,何泗霞.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医学研究前沿,2024,2(4):49-51.

[2]张蔚.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1):0154-0157.

[3]魏娜,刘雪梅.人性化护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4):0116-0119.

[4]刘晓建,王猛,续蕊,李红磊.核医学科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护理体会[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4,38(2):123-124.

[5]陈曦.心理护理模式对门诊静脉注射患者影响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1):163-165.

[6]王云,张晓红,文焕.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6):999-100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