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的观察研究
张晟航
东阳市中医院 浙江东阳 3221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  股骨颈骨折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诊疗效果评价与分析。方法  数据源于2023年1月-2025年1月,纳入股骨颈骨折为研究对象,样本量60例,随机入组分配,对照组(30例)接受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基于此,治疗组(30例)接受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比较指标。结果  比较术后下地、骨折愈合用时、Harris优良率、股骨颈短缩率,治疗组较优(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基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上联用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可实现结局最优,值得借鉴。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Harris并发症
DOI: 10.12428/xdyxyj2025.08.100
基金资助: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约为全部骨折的3.58%。现阶段,针对股骨颈骨折临床多以手术方式予以干预。经皮空心钉具创伤轻微、操作便捷等优势,然而,其退钉、螺钉脱出风险较高,固定平稳性欠佳。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包括置入股骨头内拉力螺钉、依附至股骨干外侧角度钢板,可为股骨颈提供有效且持续性加压合力,促进骨折接触完美,实现早期稳妥固定[1]。本文选择60例病例予以分析,重点论证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实践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数据源于2023年1月-2025年1月,纳入股骨颈骨折为研究对象,样本量60例,随机入组分配,每组选择30例。对照组:年龄设定48~75(61.52±2.33)岁,男、女18例、12例,治疗组:年龄设定50~75(61.78±2.28)岁,男、女17例、13例,上述信息纳入SPSS25.0,P>0.05。受试者同意,知情。

纳入标准: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2017》视为研究依据;符合手术诊疗指征;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肺器质性病变;病理性骨折;治疗不耐受;精神异常;凝血功能处于紊乱状态。

1.2方法

对照组诊疗时,接受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基于此,治疗组诊疗时,接受动态髋螺钉内固定。

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局部加强麻醉,呈仰卧位,先实施手法复位,尽量实现解剖复位,明确复位效果后,由操作人员手持牵引维持患肢外展、轻度内旋位。大腿外侧大转子顶点下方做切口(5cm),逐一分离皮下组织。C臂机下以骨圆针自大转子下股骨外侧骨皮质位置实施预钻孔处理,进行预钻孔自股骨外侧骨皮质距离股骨头软骨下骨长度的测定,将骨圆针退出。预钻孔处将导针插入,视测定结果将首枚空心钉(6.5mm)顺着导针位置于股骨外侧骨皮质位置攻丝送至股骨颈髓腔中心,且朝股骨头软骨下骨推进。依照上述步骤将第2、3枚空心钉置于与首枚空心钉保持平行的近侧、远侧位置。

治疗组:C臂机下以骨圆针自大转子下股骨外侧骨皮质处予以预钻孔处理,沿着股骨颈髓腔中心朝股骨头软骨下骨推进,而后再以不同规格扩孔器扩孔,进行预钻孔自股骨外侧骨皮质距离股骨头软骨下骨长度的明确,而后将扩孔器退出,顺沿预钻孔处将导针(2.0mm)插入,视测定结果将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12.0mm)顺着导针位置于股骨外侧骨皮质位置攻丝送至股骨颈髓腔中心,且朝股骨头软骨下骨推进。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于股骨骨皮质外预留一定距离,留存导针,套入改良尾部垫片,而后将尾钉拧入。于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近侧、远侧分别平行置入1枚空心钉。

术毕实施常规抗感染干预。

1.3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术后下地、骨折愈合用时、Harris优良率,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状况。Harris包含5个维度,>90分:关节功能优;80~89分:良;70~79分:尚可;<70分:差。并发症类型:骨折延迟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5.0汇总数据,,t针对计量资料验证。2针对计数资料验证,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下地、骨折愈合用时、Harris优良率

评估术后下地、骨折愈合用时、Harris优良率,治疗组较优(P<0.05),见表1。

表1术后下地、骨折愈合用时、Harris优良率

1.png

2.2并发症

2组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治疗组股骨颈缩短率3.33%(1/30)较对照组23.33%(7/30)低P<0.05(2=5.192,P=0.023)。

3讨论

股骨颈骨折即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为髋部骨折类型之一,以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手术为主要诊疗手段,不同手术效果不同。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经动力髋螺钉头部宽大螺纹与改良后垫片于尾钉连续加压后所产生的强烈合力作用,几乎将骨折端分离、旋转等效应进行消除,与空心钉联合置入,不仅对骨折断端局部血运进行了保护,且加快骨折愈合[2]。在本研究中,术后下床及骨折愈合、Harris优良率比较,治疗组较优(P<0.05)。

股骨颈缩短为股骨颈内固定术后多发性并发症,时造成疼痛、跛行关键因素。内固定物可与剪切力进行抗衡,伴随骨折愈合,内固定作用不断减退,骨折完全愈合后其作用消失。股骨颈骨折最佳固定模式为弹性动力固定,尽早坚定、稳妥的固定有益于规避骨折面吸收[3]。在本研究中,股骨颈短缩率比较,治疗组较优,进一步提示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可减少股骨颈短缩率发生风险,考虑是该内固定术可对股骨颈骨折端形成强效且持久的加压合力,促进骨折端衔接紧密,达到早期坚定、稳妥固定的效果,从而减少短缩发生。

综上, 股骨颈骨折基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上联用动态髋螺钉内固定术可实现结局最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臧随政,雷联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4, 36 (21): 141-144.

[2]宋永清,宋儒龙,欧意权,等. 经皮空心钉联合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J]. 临床骨科杂志, 2024, 27 (04): 543-547.

[3]宋伟,吴进,康两期,等.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比较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 38 (10): 1019-102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