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浅析
刘士博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复制成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地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升,装饰装修行业在国民经济里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专业化的要求也跟着提高了,国内学术界对于装饰装修工程精细化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状况,相关研究成果持续出现,这充分显示出建筑行业对提高工程品质和施工效率的急切需求。

关键词: 装修工程精细化管理施工
DOI: 10.12428/zgjz2025.11.039
基金资助:

1绪论

在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双重推动作用之下,住宅以及商业空间的装饰需求呈现出规模化扩张的态势,市场针对工程质量、施工效率以及定制化服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当下建筑装饰行业尽管面临着旺盛的市场需求,然而在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进度滞后、预算失控以及质量缺陷等系统性难题,降低了客户体验满意度,损害了企业品牌价值,还说不定引发潜在的安全风险。现代装饰工程作为一个包含创意设计、建材甄选、供应链协同以及客户关系维护的综合性体系,其管理复杂程度与实施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建筑施工的范畴,面对这样的现状,以往粗放式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以此来全面提升项目执行效能以及品质管控水平。

2装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现状

2.1项目施工管理的现状

当下装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市场特点,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难题以及发展趋势,建筑信息模型等先进技术的深入运用正在促使施工管理朝着数字化和精细化方向转变,这些技术手段提高了设计精度以及资源配置效率,还可达成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实时监测,全面优化工程效能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然而在实践方面依旧暴露出许多管理缺陷,包含成本管控失效、安全监管缺失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项目管理工具缺乏与管理团队经验不足直接致使工期延误和预算失控现象频繁发生,尽管已经构建了完善的安全规范体系,可是施工现场事故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急需凭借加强安全培训以及监管力度来改变这一状况。

当前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有明显趋势,体现为效率提升、精细运作以及技术引领,不过在实际管理进程里,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难题,只有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才能充分发挥新兴技术应用价值,实现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同步优化,保障工程项目高质量交付。

2.2装修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要点

2.2.1建材选择与利用

在精细化施工管理这个角度下,建材的挑选以及优化配置,对于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效益、工期保障以及生态可持续性有着关键影响,按照全生命周期评价理念,选材标准要严格依照国家规范要求,着重考察材料的耐久性能、防火等级以及声学特性等技术指标,同时把环境友好型材料、可循环利用资源以及可再生建材当作优先选择。

2.2.2人力资源管理

在装修工程项目的精细化施工管理进程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此管理进程一开始就要依据项目任务的特性来精准地配置人员,保证施工人员以及专业管理人员都拥有相匹配的专业资质与实践经验,项目团队需要系统地剖析工程各个阶段的技术需求,借助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来制定最佳的人员部署方案。

2.2.3施工细节

装修工程项目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所取得的成效,直接受到对施工细节严谨把控程度的影响,这一影响过程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从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开始,一直到具体施工实施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保证每个工序可精确落实到位,其中重点覆盖了诸多关键要素,比如建筑材料要进行科学的选型,施工技术要按照规范来应用,过程质量要开展动态监测,细部处理要实现美学呈现等方面。

施工管理的精细化实施要从设计环节的系统性规划开始,这个阶段要考虑美学价值和功能实用性,还要重点关注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以及运维管理的便利性,对于各类设计细节的决策,要基于对材料性能参数、施工工艺特征以及空间功能需求的全面了解,以墙体饰面材料的选择来说,除了视觉表现效果,还要综合评估其耐候性能、表面清洁维护难度以及与相邻材料的协调适配性。更关键的是,设计阶段要对可能出现的施工技术难点进行前瞻性预判,并预先制定应对策略,像异形定制家具的结构设计、特殊装饰构件的安装节点等工艺细节,都应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明确。

3装修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3.1项目部的组建

在装饰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科学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是保证工程可顺利有序推进的关键举措,其重点在于依靠挑选专业化人才并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搭建起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对于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安排,要全面考量其专业资质与实践经验,还得着重关注团队协作效能以及目标认同度,而这些因素可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的实施质量以及进度控制水平。

依据该工程的质量标准以及项目自身特性,本研究搭建了分层级的岗位责任体系以及质量监管机制,借助职能划分明确各个岗位的权责范围,保证施工质量管控责任可有效落实,达成各司其职、协同运作这样的管理目标,具体的组织架构设计可见图1。借助构建精细化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此工程达成了岗位职责的清晰界定,有效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里常见的职责交叉和混乱状况,保障了装饰装修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ScreenShot_2025-10-23_091216_698.png

3.2施工图纸会审及深化设计

在装饰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里,施工图纸的会审以及深化设计环节有着关键作用,这一阶段需要现场施工人员充分掌握设计意图,以此来验证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与业主需求相匹配,为后续施工工序可顺利开展给予必要保障。

施工图纸会审是一种多专业协同审查机制,其主要来借助系统评估保证设计图纸在技术方面完整、符合规范以及有施工可行性,该评审流程一般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召集现场设计协调小组、施工技术人员和业主代表等各方面专业人员一同参与,审查时,各专业领域代表依据自身专业角度对图纸进行全面检查,着重找出管线综合排布冲突、细部尺寸标注缺失以及构造大样详图表达不充分等技术问题,然后借助集体讨论得出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依据会审意见开展的图纸深化设计工作,可以有效保证施工实施与设计意图保持高度一致,最终为现场施工提供技术准确且指导明确的规范化图纸依据。

对施工图纸会审结果给予系统梳理之后,现场设计协调团队展开了多方面设计优化工作,其中包括依据建筑空间功能需求,对管线综合排布方案实施精细化调整,并且补充完整尺寸标注,另外针对建筑结构体系、给排水及电气线路布置、暖通空调系统以及照明点位设计等关键技术环节,都制定了详细构造做法说明以及技术参数标注,以此有效保障了设计方案的施工可行性以及工程实施可有序推进。

4 装修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4.1质量控制不严

当下建筑行业里,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一情况较为常见,这使得在施工进程中,出现了技术规范执行不严格、材料品质把控不到位以及细节处理不规范等质量方面的瑕疵,这些质量问题会对建筑物的外观效果以及使用功能造成损害,还会引发潜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后期维护费用增加以及客户满意度下降等一系列反应。

4.2施工进度计划不合理

在装饰工程实际开展进程当中,施工进度规划科学性欠缺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妨碍项目按时完工以及整体效能提高的关键妨碍因素,这种规划方面的缺陷主要是出自三个方面:工程量的测算出现了偏差,施工工序以及时间配置没有进行系统的考量,对于潜在延误因素的预估不够充分,因为这些问题而导致的工程延期现象,使得项目成本超出预算,还会对企业品牌形象以及客户满意度产生负面作用。

4.3成本管理不精细

装修工程项目里成本管理粗放这一现象较为常见,主要体现为预算超支、资源利用率不高以及经济效益不好,其根源能追溯到预算编制精准度不够、成本监控体系不严密以及变更管理机制缺失等问题,项目团队大多时候缺少实时成本追踪办法以及有效的控制举措,难以及时发觉并纠正成本偏差,最终给项目的财务稳健性和盈利水平带来负面作用。

4.4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彻底

装修工程项目里经常出现施工事故以及工人安全保障缺失的状况,追根溯源是安全管理措施没有有效落实,剖析其中缘由,主要覆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监管机制执行不到位以及突发事件应对预案不健全等多种因素,展开来说,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个人防护装备佩戴不规范、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安全警示标识设置不够等情况,这些违规操作增加了职业伤害发生的可能性。

5关于装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5.1 提升质量控制

要保证装修工程符合较高标准,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很关键,本研究提出凭借制定严格的施工技术规范、实行全过程材料质量检测、加强施工过程动态监控以及完善竣工验收机制等多个维度的措施,来系统性地提升工程质量水准,要重视施工队伍专业素质的培养,依靠定期开展质量意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让各施工环节严格依照或高于现行行业技术标准,这样做能有效降低工程返修率以及后期维护费用,还可以提高终端用户的满意程度。

5.2优化进度管理

要提升项目进度管理的效能需要从多个维度着手采取优化措施,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规划体系,保证计划编制有精确性又有可行性,其次要引入先进的进度监测技术手段,达成项目进展的动态追踪,在实施过程中要依据现场施工条件的变化及时对计划作出调整,借助优化资源配置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此有效控制工期延误风险。另外要建立健全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借助强化各参与方的进度共识以及责任共担,最终达成施工效率提升和项目按期交付这两个目标。

5.3加强成本管理

在预算制定过程中,项目组基于工程量清单,并利用市场上的动态物价数据,对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因素进行细分和细分,并将挣价值法的概念应用于预测预算的合理性,保证预算的准确性不超过±3%。在建设过程中,构建"月造价分析+周动态预警"的双线监控体系,利用BIM5D软件,实现与项目的真实造价进行实时对比,重点监控钢筋混凝土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情况,并对超过10%的项目进行专题评估,比如通过版面优化降低了15%的墙体石材铺设工艺,形成可复制的成本优化模板。在费用计算方面,将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和竣工结算等相关资料,创造性地运用“业财融合三算对照方法”,将工程量清单、施工预算和竣工结算等资料都纳入到智能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中,利用AI的运算能力,实现工程量差异和价差异常点的自动化识别。比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过去三个工程的水电施工费用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对某个地区的管道施工费用进行预警,将造价预报的精度提高到85%以上。通过对整个过程的控制和科技赋能,使工程的不必要开支较上年降低22%,提高了18%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其性价比达到业界前列,为提高工程的财务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5.4强化安全管理

要有效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需从多个维度构建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首先要提高项目团队的安全责任意识,借助制定科学且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现场监管措施,其次要建立常态化的安全培训机制,定期组织专业教育,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同时要构建完善的应急响应系统,提升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效能。还应引入智能化的安全监测技术装备,实现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实时动态监测与预警,采取主动防控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保证工程项目有序推进。

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于工程设计深化阶段给予严格把控,优化材料选用标准,强化施工工艺细节控制,同时建立完善的成品保护机制,如此可提升工程建设质量,降低项目后期维护频率以及相关成本支出。

进度方面的优化:借助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制定出科学且严谨的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强化现场执行力度,使得施工效率得到提升,保证工程项目可按照预定时间竣工,甚至有可能提前完成,为业主方切实节约了关键的时间成本。

成本管控效能:精细化管理得以实施,依靠构建实时成本监测机制以及制定资源浪费最小化策略,有效提升了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力,对资本使用效率与投资效益起到了优化作用。

依靠上述分析可明白,于建筑装饰工程领域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有着多方面的效益,它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科学规划工期进度,合理控制项目成本,提升业主满意度,同时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履行方面也会带来积极作用,此研究结果明确显示,在后续工程实践里加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关键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兴高,刘阳,陈钊君,等.浅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路径[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02):86-88.

[2]李岳.关于企业精细化预算管理应用分析[J].商业2.0,2023,(33):39-41.

[3]赵丽.哈尔滨城市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研究[J].学理论,2022,(08):87-89.

[4]田世钊.精细化管理在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3.

[5]大野耐一. 丰田生产方式 [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6]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蔡剑华. 6 西格玛:企业管理的目标 [J]. 中国质量,2021(09):15-17.

[8]陈梦瑶.基于BIM+“智慧工地”平台的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3.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55 (Online)
ISSN:3008-0053 (Print)
所属期次: 2025.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所刊发的文章将授权中国知网或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