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雕塑发展中材料观的转变
陶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陶爽,. 探析当代雕塑发展中材料观的转变[J]. 新材料,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990.
摘要: 雕塑本身是一个三维立体形式,雕塑者以材料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以表达自身的情感。其中,材料是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而且材料的发展史,同时也见证了雕塑的发展历程,两者之间无法分割,在当代,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撼动了雕塑者的材料观,材料的如何选择,成为雕塑者艺术创作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需要其对材料的本质有着更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以赋予雕塑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 当代雕塑;雕塑材料;材料观;雕塑设计
DOI:10.12721/ccn.2021.157990
基金资助:

由于材料是雕塑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其将呈现出雕塑作品的最终效果,因此,材料观的转变对当代雕塑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需要雕塑者明确自身的材料观,在雕塑创作中融入当代的新思想、新技法,以推动当代雕塑的良好发展。

1.材料与雕塑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雕塑可以说是一体,没有材料何谈雕塑,雕塑是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材料观的转变,其实也是雕塑思想的转变,两者互相影响且相互依存。第一,雕塑是对材料的创作,材料经过雕塑者的精心设计和创造,使一堆没有任何表现意义的材料,转变成可以表达某种含义的三维立体事物,材料是雕塑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雕塑者根据材料的质感、颜色、属性等,可打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因此,材料和雕塑两者不可分割,也无法进行分离,两者不可脱离,单独存在。第二,在雕塑设计和创造过程中,都要从材料的角度去考虑,考虑的因素包括了材料的质地、外观、机理、颜色、可操作空间等,这些都是雕塑创造的基础,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雕塑者想要创作一个柔美的女性雕塑,那么在材料选择时,需要侧重于质地坚硬、肌理细腻的材料。第三,材料本质上没有任何含义,但是经过雕塑者的精心创造后,赋予了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进而表达出一定的寓意,材料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外观形式则发生了改变,雕塑者赋予了材料情感,打造出一个带有生命力的雕塑作品。像雕塑经常用到的金属材料,通过艺术创作后,会表现出坚硬之感。如果使用透明材料,会展示出紧张和焦躁。雕塑者在运用材料创作时,选择的材料与雕塑所要表达的内容,需要高度的契合,而材料属性是艺术表达的基础,对雕塑的内涵和寓意呈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当代雕塑发展中材料观发生的转变

在当下,新型材料、科技材料的不断涌现,对雕塑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新媒体、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雕塑的角度来看,由于材料决定着雕塑的形式和内在,新材料的出现,促使雕塑艺术发生了转变,并且对雕塑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其概念也更加的宽泛。

2.1材料传承观

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理想和优质的材料沿用至今,像石材、木材、铜铁等。而在当代,新材料发展迅速,并且在雕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也不妨碍传统材料的运用,当代的雕塑者运用新的思维、新的创作理念,使传统材料表达出当代的思想元素,进而呈现出传统与当代互相碰撞的美感。例如,中国当代最重要的雕塑家隋建国,其对传统材料情有独钟,在材料的运用上非常大胆,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将当代思想注入到材料之中,以表达出新的思想,其在1991年创作了《结构5号》,采用了传统材料铁与花岗岩,花岗岩表面有着不规则裂缝,使用众多的铁丝进行缝合,整个作品呈现出了冲突之感,进而促使人们想象,以揣摩《结构5号》所要传达的意义,是要冲破掣肘,获取自由,还是创作者要表达一种压抑和反抗之间的冲突,铁和花岗岩本身具有历史感,经过雕塑者创造后,呈现出了非常好的符号性。新材料的出现,促进了当代雕塑的发展,但是仍有众多的雕塑家坚守传统材料观,运用当代思想,对传统材料的属性和特质进行深度挖掘,进而创造出独具特色和思想的当代作品。

2.2西方材料观

西方雕塑有着璀璨的历史,当代雕塑发展更加的多元化,流派众多,风格多样,对当代雕塑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方雕塑融合了众多的材料思想、技法、创作理念等,这些也推动着中国当代雕塑思想的发展。众多优秀的雕塑者受到了西方材料观的影响,并加以改进,融入了我国传统材料观,使当代材料与传统材料相融合,在材料选择、技法应用上都有所体现,进而打造出属于自身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具体的运用表现有如下几点,第一,对材料本身的认同,雕塑者在了解和认可材料后,才可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第二,雕塑者依据材料本身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创造,使材料信息通过雕塑进行艺术表现;第三,在材料原有信息的基础上,雕塑者赋予了材料新的信息,表达出新的概念。例如,史金淞的《哈克龙》,“哈克龙”是作者老家湖北方言,采用的是不锈钢金属,该作品是融合哈雷摩托车和农用拖拉机于一体的仿冒品,农用拖拉机属于中国文化,而哈雷摩托车则是西方文化的表达,中西两国的文化通过一个《哈克龙》作品进行体现。史金淞的作品是对社会现状的解剖,只进行病理分析,不作任何评断,这也是该作品能引发人们思考的原因。

2.3材料创新观

雕塑作品本身就是雕塑者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使用的材料则是最为直接的体现,人们可观看、可触摸、可感受到雕塑作品,并透过作品可以引发思考,去了解和体会雕塑者的创作意图。当代的雕塑者具有很强烈的创新意识,运用传统材料和当代材料进行雕塑创作,促使作品带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征。雕塑者通过作品对自身的情感进行了充分的表达,展示了自身对艺术的追求,不会拘泥于材料的选择,而是不断扩大选择的范围,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当代雕塑的发展。例如软雕塑艺术家施彗,其在材料的运用上极具创新性,在其《巢》作品中,使用的是纸浆、竹片,整个作品为扇形,将纸浆与竹片粘在一起,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在创作中,还会使用麻、线等材料,采取编织、扎捆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进而使其作品带有女性独有的灵性。

结语:雕塑者的材料观对当代雕塑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从材料的角度来看,当代可用的雕塑材料种类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石头、木材、铜铁等材料外,还有新型材料的应用,像硅胶、树脂、软陶、美国土等,给予了雕塑者非常大的可选择空间。需要雕塑者多研究、多学习新的材料,在材料运用时,多加考虑、多加分析,坚守艺术规律,建立良好的材料观,以防止自身走进艺术创作的误区。

参考文献:

[1]田青.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视角下当代雕塑设计与创作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4):110-112.

[2]宁雨霏,邵辉,崔明.从材料的选择和发展看艺术创作与自由表达[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12):14.

[3]左树静.对当代雕塑材料观的变化的研究[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

[4]颜琳.浅谈当代雕塑材料观念的特点与转变[J] 青春岁月,2016(04):74.

[5]李亚亭. 当代雕塑材料的理解与运用[D].天津美术学院,20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