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雕塑通常由木材、石头、泥土和金属制成。木材易于加工,可以加工成形状或突出其自然纹理。但木材只能通过减少雕刻或雕刻来塑造,这就要求作者在造型性能方面有坚实的基础。石雕作品给人一种庄重的平静、深沉、崎岖的感觉。金属材料主要用于雕塑创作,通过铸造、锻造、切割和焊接。金属材料色泽、强度好、牢固稳定。然而,铸造、锻造等方法,使得创作者在后期难以进行重大的变革或调整,高昂的成本也让普通人难以承受。以上三种材料是雕塑创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每一种材料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此外,雕塑研究与创作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材料,使雕塑创作更加丰富和流行。
一、废弃材料出现的原因
现代新材料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各种技术手段和科技的出现和进步,推动了各种生活用新型材料的发明和应用,很快进入千家万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思想、身体和物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毁灭和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建促进了科学的进步。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战后生活质量提高,大量新的废弃物被丢弃。由废弃材料制成的雕塑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更为随意和概念化。这些作品中大部分使用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也在增加。创作者不再将它们用作表达媒介。他们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工作,是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反映。
二、废弃材料运用到雕塑创作中的方法
(一)合理有效地使用材料
在雕塑中,“材料”是设计师用来表达情感、灵感和知识的物质载体。设计师运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知识和经验来创造,形成丰富多彩的风格。由于社会分工和行为习惯,艺术家和材料专家很少长时间坐在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物质协调,造成大量的物质浪费。设计师远离社会需要,局限或陶醉于自己的艺术氛围中,难免会失去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即艺术与社会的认识。艺术也依附于社会,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沟通或改变,这种变化是观念,是艺术的形式,也是物质的。
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思想的不断进化,“绿色设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物质不是用简单物质的价值来衡量的。设计的价值在于创造。如果能将其转化为神奇的废弃材料,那么现代设计就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思维的飞跃。严格地说,艺术中没有“好”和“坏”。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我们真正尊重的普通事物是本能和灵感,在艺术的帮助下,“因此,一件作品的价值将不再因为材料的成本而增加。因为现在人们要求作品的形状或意义能与材料一致,达到无缝的协调和影响。
(二)参考国外废弃材料制作雕塑案例
在美国,Evermor博士的现代雕塑看起来像垃圾场或杂货店。特别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座金属雕塑暂时称之为“永不崩溃”。它宽120英尺,深60英尺,高50英尺。它由各种金属部件组成,重32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雕塑。从一个旧的汽车引擎到一个“永不破碎”的儿童特洛伊玩具,所有的零件都来自Evermor博士50年的收藏,一个接一个地焊接在一起。他的核心由一对双极发电机和一个大的玻璃胶囊组成。当然,除了“永不崩溃”的作品外,Evermor博士的个人展览园还包括他自己的70件奇怪的雕塑,都是用废金属制成的。这些看似废弃的金属材料,通过他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制作,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正如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眼睛来说,美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
毕加索作为一位现代艺术大师,用智慧创作的艺术作品震惊了世界,让公众感到它的新鲜与新鲜。他的作品“公牛头”,包括废弃的自行车和自行车坐垫。这些不起眼甚至不屑的废品,通过他的创作,有着独特的魅力,这使得作品更透彻地展现了原本粗犷的美和幽默的味道。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材料作为表达思想的载体,不仅深刻地反映了艺术创作的主题,而且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这种思维更多的是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善于把握各种自然材料的美,从而将材料的美充分展现出来,从而为现代雕塑注入新的理念,开创了现代雕塑创作的新时代。日本年轻艺术家夏目漱石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一堆看似无用的材料,比如破碎的雨伞、自行车零件、废弃的罐头和厨房用具。一系列造型优美、富于表现力的动物雕塑被拆掉,放在一起供公众观赏。所有的动物,如害羞可爱的松鼠,活泼的猴子和诚实的变色龙,不再解释他们的魅力。他们在特定的地方诠释自己的目的和意义,这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作为一个艺术家,让一种材料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实现其最大的价值,不仅是艺术家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借助我国废弃材料雕塑的发展进行参考
近年来,随着各种老厂的拆迁改造、“工厂式”和文化创意产品文化的普及,废钢、废铁、废木等材料的使用成为现代设计的新浪潮。以上海宝山钢雕艺术园为例,这里展出了150多件由原上海铁合金废钢制成的雕塑。宝山钢结构园区利用废钢等工业废品进行艺术创作。入口处的“钢火车”充分挖掘了材料本身潜在的艺术美,创造了新的文化地标和旅游基地。同时,市民也不禁发现了废弃材料材料的美,让每个人都从心底关心环境和自然,让生活空间更加和谐、和谐、自然。
当人们用艺术家的思维去看待我们生活中的废物时,它仍然会发光。当一种无组织的、无形的废物被人类思想积极地赋予一种形式时,它就充满了表现力和生命力,这就是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比如,当我们看到原始彩陶时,会体会到生命的神秘和古老的意义;当你触摸生锈的青铜时,会感受到奴隶社会历史的残酷;闪亮坚硬的不锈钢在设计上也让我们感受到现代社会的速度和力量。当垃圾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元素时,它有着丰富的声音,但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物质。正是由于人们的自觉参与,废物才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这些精美的废弃材料雕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也为废弃材料材料的二次利用开辟了一条道路。它不仅有助于画家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也是一件理想的作品。
结束语:
总之,废弃材料被称为“废物”之后,就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垃圾。然而,只要我们撕掉“浪费”的标签,让它展现其独特的功能和美感,给它注入思想和灵魂,让它还原“物质”的本意,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传达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作为现代雕塑艺术的创造者,他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而不是将自己的设计思维局限于一种图案或某一种材料,去寻找每一种材料的个性和可能性。世界上没有浪费。浪费和不浪费不在于事物,而在于人。从你自己开始,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 夏娟,王小元.“贫穷艺术”在废旧品创作中的运用[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06):88-90.
[2] 张帆. 浅谈装饰雕塑中纸质材料的运用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20.
[3] 王申,李海燕.以“海洋废弃物”为创作材料的环境保护宣传插画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9(21):179-180.
[4] 屈静. 雕塑作品中的材料运用[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8.
[5] 王娟,薛梦琪,丁山.废弃与重生——试论景观雕塑的再创造[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