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由于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从展现教学生活化出发,以突出教学特点为主,保持学生学习动力。2019年的《考试大纲》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所以,在教育改革发展下,传统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教育发展要求了。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从生活化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生活能力。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
在高中生物新课标中做出了明确表示: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重视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例举生活事例,进一步实现有机融合教育和生活的目标,促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可以及时联系生活,并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很多教师都不重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忽视了引导学生积累、观察和总结生活实例,以至于备课不完善,教学氛围沉闷,并不利于构建高效课堂。还有部分教师尚未正确理解生活化教学理念,片面理解其实际内涵,导致在实践应用时耗费较多时间,延缓教学进度,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好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设计是高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生物学的紧密关联,当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既有的知识水平存在差距时,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精心设计教案,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来代替教材中的案例材料,使课堂内容更“平易近人”。
如在讲述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人体衰老现象出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存在长白头发的现象?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长老年斑?为什么人的皱纹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由于这些现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提出问题后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学生结合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从生活现象入手,在做好导入设计的基础上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选择与生活相关的案例
在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入手,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才能激发出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可以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带领学生探究新问题是符合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生对比较熟悉的案例进行探究,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进一步锻炼学生观察、探究与理解生活的能力。如教师在讲述植物激素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网络中常见的谣言——植物避孕药的产物超大草莓、无子西瓜等,在多媒体的展示下,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针对农产品的原理与发展进行探究,在保证学生言论科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培育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个教学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要通过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系统化的训练。基于此,高中生物学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传输和渗透,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然而,就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贯彻落实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根本原因就在于高中生物知识更加抽象难懂,导致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理解和掌握。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密切关注有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入手,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立生活化教学情境,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到的有关生活环境水污染的照片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随后围绕教学内容下达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环境污染及其解决策略。
(四)引入生活热点话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学科,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中生物与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要求,引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或贴近生活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强化和巩固,生物学习是为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所以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注意生活化,不能为了作业而作业,导致课后作业与生活相背离。课后作业的生活化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加深课堂内容的理解记忆,还能在作业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生物学习的意义,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就要从生活化教学出发,掌握学生特点与学习需求,在明确生物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也要及时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生活案例,确保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79-180.
[2]景雷.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18(21):171.
[3]陈韵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应用[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