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策略
刘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江,. 浅析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策略[J]. 生物技术研究,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5.
摘要: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台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生物素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途径也是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途径。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中生物;信息化;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05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如今,很多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电子白板以及信息技术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这为教学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利用网络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即时、海量信息与互动的特点。教师要利用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生物教学,不断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学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他们面临的是高考的挑战。高考又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因而,高中学生的压力较大。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结台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促使他们进行高效学习。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找到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趣味点然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这样,他们便会主动探索学习方法,从而喜欢学习生物知识。

例如,生物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便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细胞的基本结构模型展示出来并就关于细胞的外部结构向学生进行提问,促使他们能够发现细胞外部结构的一些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认真地观察投影仪上的细胞基本结构,分析出相关的模型特点,并进行抢答。这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表扬,赞赏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表扬他们的观察能力。当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称赞后,他们便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生物的动力,在今后就会更加认真地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

2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那么便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疲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应该活跃课堂氛围,创造出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一致,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理解能力可能会差一些。因此,教师就要采用针对性的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选用合适的情景进行辅助教学。当学生在富有趣味的环境中感觉到轻松时,他们就会理解老师所讲述的内容,更好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光与光合作用”一课的时候,依照课本进行讲解,不能很好地保证学生完全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视频。在视频上,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原理,同时还能够理解植物是“空气净化剂”这一理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还能够将复杂的生物知识简单化,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传统与信息化教学结合,优化教学形式

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混合在一起,为学生创建动态课堂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探索生物知识,养成积极行为习惯。以往教育中,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对网络教育资源、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灌输式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融合,解决传统教育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氛围沉闷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加活泼的学习氛围,无形中增加课堂教学效果。

以微课教学为例,该方法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短视频为载体具有短小精悍,教学效果明显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转化成微视频,并在适合的时机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视频的观看与教学指导下学习文化知识。

如,进行《免疫调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体液免疫的过程设计成3分钟的小视频,并在免疫调节系统基本组成知识教学结束后,播放视频,利用体液免疫过程强化学生对该系统的认识,为学生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当视频展示后,对学生问道:免疫调节系统一共有几道防线?每道防线存在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与视频信息再次探究思考,分析更加深入的知识,以此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4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都是以说教、讲授为主通过板书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笔记记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生物素养。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就截然不同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为辅助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生物内容时,可以微信平台为载体,将所学知识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微课设计,让学生进行下载,自主学习,在思维导图辅助中,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在微信平台就预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然后结台交流所得的信启依据学情进行分析,结合所教内容进行设计优化,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利用课堂教学进行重难点问题探讨。

结论:综上所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许多学校都积极践行了“停课不停学”的理念。由此可见,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利用网络技术,从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拓宽知识广度实现资源共享;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这几大关键方面着手,不断提升现有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使其高中生物学习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孙振超.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打造高中生物智慧课堂[J].中华少年,2017(16):121.

[2]李黎. 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仇强.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酶”——信息技术[J].新课程导学,2017(14):33.

[4]孙振超.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打造高中生物智慧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7(04):63-6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