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课业繁重相对枯燥的漫长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面对着升学的压力,难免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由他人带动学生进行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发现其他人身上的长处,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优化竞争意识,推动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1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合作意识和沟通意识,导致在知识探索过程中缺乏主动性。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教育部提倡采取小组合作的新型教育模式,以此使得教学实践的意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个人素养等进行小组划分,由此展开团队学习,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国外,小组学习模式已经应用了几十年,但是就我国而言仍然非常新颖,如何将其高效地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值得教师进行深刻地研究。当前,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对这一理念进行细致地理解,并且尝试加以运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内在本质。合作学习理论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起到极大的积极影响,其主要是强调小组合作,在更大动力的推动下,实现学习目标。而发展理论则是从事物认知层面,对小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即是否每个成员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无论依据哪种理论进行研究,都不难发现,合作学习的方法无论是从学生动机角度,还是从事物的认知角度来看,都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方式能够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事实上,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使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展开讨论。
2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及效果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大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应用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之下,高中生物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此过程中需要小组内成员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并且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还会进行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在此过程中也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想法不断的涌现出来。举例来说,在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采取各自的方式按照课本上的文本知识来制作整个细胞结构,在此过程中,有的同学选择应用绘画的方式来进行细胞结构的制作,有的学生选择制作比较复杂的细胞纸质结构模型,用一层一层的纸来表示细胞壁,细胞膜,用纸团涂上相应的颜色来代表各个细胞器与细胞核,并且详细地标注出每一组成部分的作用与功能。
2.2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提升积极性
其实很多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知识基础的掌握不够牢固,生怕教师或学生笑话,久而久之就比较惧怕教师的课堂提问,这样一来完全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完善的沟通交流氛围。而在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分组过后,以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同时小组成员可以在小组之间更为大胆地回答问题以及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但是很多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之际难免会出现“一碗水端不平”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性。建议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客观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更为虚心地接受建议,感受到评价的公正与公平,可以帮助学生显著提高课堂上的表现积极性,促进其学习热情的增长。举个例子,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之间在开展实验之际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比如实验材料应用酶溶液和蛋白液,试剂应用酶溶液与无机催化剂等,让学生们在合作中试着说出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教师将正确答案写在PPT上,最后观察学生回答的正确性,用这种方法来正确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激发课堂活跃氛围。
2.3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根据人数进行分组,每个组要保持学生成绩平均分尽可能一致,选择成绩突出,品行良好的学生作组长。在分配过程中,教师应当确保团队构建的科学合理,在每个组中都要分配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在上课时,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合作,展开交流和沟通,或向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以此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此外,小组内部也可以通过分工,以此提高实验效率。成员在合作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寻求帮助,确保合作的高效展开。教师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且将遇到的难题进行分享。通过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也能进一步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作用。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小组的综合成绩和小组成员的个体成绩得到提升,教师在学期结束后可以随机对学生进行考查,使其对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及本学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意见,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改动。
2.4合作完成作业任务
在生物课程中会涉及到部分的生物实验,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作业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比如我们在学习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涉及到实验问题,我让学生自由结组进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在学生结组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互相借鉴、学习经验,两人共同合作来完成这次的实验。我也会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此外,这种新型教育策略还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生物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覃荣瑜.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好家长,2018(05):122.
[2]吴晓明.合作探究,价值引导: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价值探析[J].好家长,2019(17):193.
[3]高广秀.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9):138.
[4]马会景.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5]林青松.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积极开展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策略[J].高考,2020(1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