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生能够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教育,再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教材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让学生不仅学到生物知识和技术,而且更加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悟生物科学的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发展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这一基础性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更快的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学生步人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体系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会更进一步。相比初中,高中生物学科会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敏感度,在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高中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探索生物学科本身的奥秘。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与其他科目的融合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将知识串联起来,从多个方面培养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当前,很多高中生物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与本节相关的生物理论知识,课下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进行消化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习只有死记硬背,没有具象化的理解和认知。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学生自身是完全不具备生物核心素养的。
2.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枯燥
虽然几乎每个高中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形式却较为单一,无非是做成幻灯片,偶尔补充一个小视频,这种教学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学中,教师还经常补充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生物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他们比较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习,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加上很多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此,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组成细胞的分子》时,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备课准备,整合和归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等相关知识、重点内容,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短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待学生看完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较为常见的故事,比如流传比较广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鞋拔子脸”。教师采用故事导入新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关于遗传基因的知识内容,充分认识到基因、细胞、遗传信息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也是高中生应当了解的常规知识,从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2.树立学生生物学习的信心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都很繁重,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或者让学生寻求同学的帮助,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当学生无法自已解决出现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制订高效的解决措施,并且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勇敢地面对问题。由于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相当烦琐,需要学习的基本定理、知识概念等非常多,导致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科存在排斥情绪。因此,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或者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不至于对生物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3.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精神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验步骤进行独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形成提出疑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如在教学《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验步骤进行实践,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做好详细的记录,最终得到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积极采用小组活动探究学习的方式
小组合作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科学地划分为数个小组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小组和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抢答,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成员回答不充分的问题。如果小组成员问题回答得完整,可以积分,如果答案由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完整,则其他小组可得分。在进行期末评分时,教师可以将课堂积分考虑其中,使其成为评分依据之一。
例如,在讲授“人类遗传病”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因为这一部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有太大难度,所以在合作探究中,教师可以指出相关遗传病可以遗传的主要因素,然后让学生展开相应思考、交流和调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可以实现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而使整体教学更具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实现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并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钟钒.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设计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4):77-78.
[2]曹海清.浅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探究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8):4.
[3]蒙敏华.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性学习探究[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4]曲丽娜.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