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究应用题教学策略,优化应用题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解题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与解题思维,传授学生解题方法,稳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文章以小学数学教材部分课例为参考,分析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帮助。
一、渗透思想,传授学生解题方法
这里所指的思想代指数学思想,包括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推理思想、类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是在概括数学事实和理论后对数学形成的本质认识,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教师可以渗透不同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应以具体题目为例,向学生讲解渗透数学思想的原因和思路,传授学生不同数学思想的解题方法,使其在理解数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发散的解题思维。如教学“分数乘法”一课时,很多应用题都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解答。以“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这根绳子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一题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第一步,用一条长度适中的线段表示绳子;第二步,通过测量,在线段前处做第一处标记;第三步,测量标记到线段末端的距离,在其处做第二处标记。通过画线段图,将抽象的数学信息转化成具体的图形,学生能够直接得出“第一次剪去的长度”“第二次剪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算式1-(1-)×,得到关于问题的正确答案。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思想在解决应用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掌握应用不同数学思想解决应用题的方法。
二、点拨思路,培养学生解题思维
当学生具备较强的解题兴趣和良好的审题能力后,教师可将培养学生解题思维作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数学是一门对思维有极高要求的学科,学生若具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就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在解决应用题时游刃有余。在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准时机,不能直接将方法告诉学生,而是要通过提问题、设任务等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形成解题思路,培养其抽象逻辑思维。如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可围绕应用题“少先队员割草,第一组14人,平均每人割草11千克,第二组13人,平均每人割草9千克。第一组比第二组多割草多少千克?”展开教学。读题过程中,教师分别提出以下问题:“已知平均数和人数可以求出什么?”“计算第一组比第二组多割草多少千克,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求出第一组和第二组少先队员的割草数?”学生在读题中思考,一边回答教师所提问题,一边将已知条件和算式罗列在草稿纸上,使得解题思路逐渐清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三、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题能力
学生之所以能将各种解题方法熟练运用于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有赖于持续练习的支持。如果没有持续练习,学生则会长期停留在学习解题阶段,虽然能够形成一定思维、掌握一些方法,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难免会显得生疏。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组织多元活动,强化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以增强其解题能力。
1.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变式训练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变式改变应用题非本质特征,保留其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对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通过题目非本质特征的变化总结解题规律,建立思维模型,对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有极大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强化小学数学应用题变式训练,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如教学“圆”一课时,教师可对“求圆的周长”这类应用题进行变式训练。教师可对教材上“小明的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厘米,这辆自行车轮子转一圈,大约可以走多远?”这一道应用题进行变式训练:①一个时钟的时针长5厘米,时针转一圈,时针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②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40厘米,车轮每分钟转100圈,要通过2512米的桥大约需要几分钟?这几道题的设问方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均为“圆运动一周或几周的周长问题”,学生在变式训练中能够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结合圆的周长公式总结解题规律,增强解题能力。
2.对比练习,归纳经验
对比也是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强化习题训练的有效方法。学生在对比不同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隐含条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中归纳解题经验,可有效提升解题能力。教师应精心设计对比类应用题,满足学生对比练习需求,为其归纳解题经验提供有力支持。如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一课时,在学生基本掌握正比例与反比例概念后,教师可通过课件同时向学生出示与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关的应用题,并要求学生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如“供热公司运一批煤,18次运了90吨,照这样下去,24次可以运多少吨?”“某厂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150个,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50个,实际多少天完成?”学生按要求运用正比例与反比例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区分正比例与反比例应用题的特征与解题特点,从而提升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应用题教学,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在新课标背景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要求,是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实现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于雪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
[2]于海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