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材料性能进行检测是路桥工程中进行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方式,材料检测的实施是对控制路桥材料质量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安全的重要工作。工程中因地制宜的选取材料可以有效地的降低成本,而这就需要性能检测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发挥作用来更准确的指导工程选材。让工程材料在整个路桥工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功能,这样可以极大地实现工程的实际价值。
1路桥施工材料性能检测
1.1混凝土强度检测
混凝土是路桥施工中最为主要的材料之一,也是保证路桥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施工前要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实行严格检测。再加上混凝土材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导致内部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产生裂缝,影响整体结构的性能,所以在检测过程中,要实时监控混凝土,对其整个变化过程进行合理的掌控,减少化学反应的发生,加强混凝土的稳定性。
1.2水泥检验
水泥的检测过程最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其抗压能力,整个水泥检测过程中,对于样品水泥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可以实现对水泥的压力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观察水泥哪些区域发生了变化,分析其抗压力是否受到影响,水泥也容易受到内外温差的影响而发生开裂,在检测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对水泥的影响,从而可以科学合理的制定水泥施工各环节的具体工作。
1.3沥青稳定性检测
我国的交通运输离不开路桥工程建设的服务。对于路桥工程建设来说,其对a路面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目前来说,在路桥施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形式为沥青路面,对该类型路面的稳定性测试也成为现阶段路桥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想通过对沥青路面的抗压能力进行测量来进一步检测其稳定性的状况,可以采用车辙或者车轮碾压实验的形式进行。另外,为了使得整体路桥结构的质量达到要求,就要对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进行详细观察,从而详细地测试沥青路面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
2路桥常用材料检测频率
(1)钢筋材料在检测时,要让检测材料属于同一批次、同一规格以及同一出场时间,且每次的检测单位应以60t为一批次,不足60t的也可按照一验收批进行检测。钢筋材料的各项性能则需要分开检测,在第一次检测中出现不合格情况,要进行双倍试样的复测,如果还存在不满足标准条件的情况,即判定为不合格材料,不得在路桥工程建设中使用,以免影响施工质量。(2)在检测袋装水泥时,需要将同一批次、规格、进厂时间以及生产日期作为检测的单位,而且每次检测单位验收的标准为200t。如果未能达到200t,也要依照验收批对其进行检测。(3)散装水泥的检测要以同一生产日期、同品种、同一进场日期为标准展开检测,每次检测的数量不得超过500t。另外水泥的使用时间通常以3个月为准,所以要开展定期复检工作,保证水泥质量。(4)砂、碎石或者卵石等材料在检测批次确定上也同钢筋和水泥相同,要求同批次、同规格以及同进场时间,不过其检测单位通常是以400m3或者600t为基准。(5)石油、沥青等材料每一次的检测数量较少,大多是以20t为界限进行检测的。(6)对于外加剂材料的检测,除了对其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测外,还要对其外加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主要包括产品的名称、重量、性能、出厂日期以及使用说明书等。通过对其的检查,能够在科学地使用外加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配制出现问题的概率。(7)粉煤灰是以2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测的,且粉煤灰的计量通常是按照干灰重量实行准确计算的。(8)要想检测路基填筑土的压实度,需要充分结合该路段的施工要求,并采用灌砂法进行具体检测。一旦压实层顶面没有轮迹,就需要将监测频率调为200m3内可检测到8个点,另外,面积如果太小,则需要检测出至少2个点,才能确保路基填筑土的压实度达到预期要求。
3路桥施工材料性能检测以及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3.1取样规范
在实际的工程工作过程中,供施工使用选择的建筑材料种类很多,通过性能检测能够更有效、更准确的找到最适合的材料来用于工程建设。而取样时性能检测的第一步:对建筑材料进行样本抽取,要保证几个原则,首先是样本抽取要具有代表性,即可以代表一批材料的整体性能。其次是取样过程中要保证样品的随机性,确保做到随机取样,而不是由于人为目的而进行筛选,取样时要进行多次多组选取,且选取是尽量保证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只有保证了一上两点,取样才对整体具有代表性。
3.2重视土质检测工作
道路交通的基本保障是路基的建设,路基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道路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对路基的性能检测时,先要对路基所处的土层进行科学的检测和分析,研究土质条件是否适宜路基的建设和长久运行,对于在路基中填入土层的各种建筑材料都要进行质量把关和性能的检测,确保材料性能符合土质条件的改善和路基建设,在施工中,还要始终重视路基的建设的性能检测工作,防止其由于材料保管不善或者其他因素造成路基受损或遭到侵蚀的现象发生,对于等待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在做好性能检测的同时,还要妥善的保管,防止遭到破坏,浪费资金与资源。从中不难看出,施工材料的性能检测需要实时的监测材料的变化,否则在不知情其变化情况就投入使用,就会对路基的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3.3规范检测过程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各类材料性能的检测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步骤进行。对于材料来说,其各个方面都需要专业和规范的指标来对其进行规范,所以在对其进行性能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另外,除了要做好对质量的检测程序之外,还要对其监控工作进行规范检查,尽可能地提高检测工作的效果。在进行材料检测时,还要对其数量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尽可能地把控整个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洞和错误的出现,这样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
3.4提升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准
现在的性能检测操作的人员在技术水平上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性能检测工作的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检测的效果,而且随着现在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现状,整个行业都呈现要求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准的趋势。而提高工程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准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培训期间,要对具体检测过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从而加强现场操作能力。其次是对理论学习的要求要提高,尤其是要求检测人员熟悉各个材料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指标。最后是建设和加强对检测人员工作的考核体制,有效地监督检测人员的工作效果,做到有责可问,有据可寻。
结语
对于路桥施工建设来说,其需要进行工程材料的检测工作,还需要注意其检测的规范性。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其基础在于建立性能指标。针对不同材料的性能识别和确认,往往需要利用相关规范进行保证。只有检测更为规范,才能进一步提高路桥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候延秀.路桥施工材料性能检测及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09).
[2]肖亚滨.路桥施工材料性能检测及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9).
[3]刘洋.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