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会专业的教学问题
1.教师层面的问题分析
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有些老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思维和教学观念,他们的教学观念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观念上有一种惯性的思维特点,他们过多的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而忽略了高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这直接制约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导致学生不能达到全方面的、系统的发展。
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方法不够科学,也不能让老师认识到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意义,最后还会对整个课堂的氛围造成影响,如果教室里的氛围太过压抑,也会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抗拒,从而间接地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引导性作用,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另外,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法太过单一,教学语言不够合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财会课程的重点,没有真正地了解教材的内容,不能充分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这就会造成教学重点与实践教学脱节,不能形成教学思路,最后会打乱教学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无法把握课堂的要点,大大影响教学的效率。
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的教学态度太过严谨,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在这种压抑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财会专业知识的理解就会受限,从而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很大的妨碍和消极影响。另外,有些老师在实际的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对综合素质低下的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没有对他们一视同仁,没有给予他们关心和关怀,没有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敌对或仇恨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利于整体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教育,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并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最后加强学生对财会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使整个职校财会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2.学生层面的问题分析
职校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较低,所以在进行财会教学的实践中,会遇到很多的阻碍,他们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就给职校财会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而教师的灌输式教育,明显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成长需求,一些职校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也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二、职校财会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1.应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设计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生长与发展状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让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用高效率的教学方法,让职校财会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总结出学生对财会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文化认知层次,从而更好地进行财会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也可以将现代的管理思想融入到职校财会教学之中,推动职校财会教学的改革,分析和研究教学课程标准,总结出企业对职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这一基础上,严格执行教学引导、教学过程、教学归纳等各个环节,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的教学理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生也要把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作为自己的学习依据,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与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打破传统财会课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中心”的思想,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教学计划,把“师生共同学习”的教育思想与课程体系结合起来,切实地适应教育的现实需要,使财会专业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奥秘与乐趣,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的评估,提高教学效率
在职校财会教学中,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严重影响了财会课程的教学进度,所以,老师要主动改变教学目标,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之中,拓宽教学方式,让财会教学具有更多的特色,同时,老师也要主动开展对过程的评价,改变传统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学习,把重点放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上,而不是以往的“分数决定一切”。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充分重视相互评估的作用,在学生对老师的评估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缺点,逐步地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为职校财会课堂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从而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财会知识提供必要的保证,同时也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财会知识的自学兴趣。
3.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三者构成了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不同的学生在学历、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兴趣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掌握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外部环境因素,才能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了解学生非智力因素,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先天悟性差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4.加强实践教学
在财会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要注意把理论和实际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熟练地掌握财会理论,又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以防止理论教学内容的单一化。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和完善学生的实践基地,不让学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让学生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的进程中,要将重点放在与有关公司的合作上,以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学校向企业输送合适的人才,公司为学校提供合适的实习平台,共同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得到全面的提高,保证教学质量能够满足所需的要求。
5.推进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让学校具有与企业相容性,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增强他们在财会专业上的实用性,按照企业的需要来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也就是所谓的生产型学校,把学生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深化校企合作,不仅在财会专业上是种革新,又能培养出专业型学生,体现了企业和学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职校的课程教学,更多的是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要确保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结果,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总结,并根据这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目前的财会教育的效率,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加深对财会专业知识的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大大提升财会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俊.中职财会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改革小结[J].科教文汇,2020,23(5):104-106.
[2]王镇龙,王辉.刍议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J].职业教育(上、中旬),2020,29(24):21-24.
[3]孙渊燕.中职财会课堂教学探索[J].教育,2021,26(15):27-27.
[4]楼英萍.角色扮演法在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堂中的运用--中职专业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74(19):87-87,88.
[5]肖宁.提高中职财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8:84-85.
[6]王镇龙,王辉.刍议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