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统计显示,全世界已经形成的化学药品种类超过了700万,这其中有10万余种已经以商品的形式上市销售,而常用的药品种类则达到了7万余种。除此之外,世界范围内每年还有超过1000余种新的化学药品问世[1]。这些化学药品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必要的防护。对于暂时不使用的化学药品,也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仓储。近年来,我国因为危险化学药品而造成的事故层出不穷,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量也是比较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重视对化学药品仓库的管理,在其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这样可以为化学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保障。
1.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概述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精细化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细,它需要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下关注管理细节,通过对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和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等方式来创造出更为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最大程度地关注自身原有的资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促进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同步提升,达到客户和消费者满意度目标。在上个世纪初期,欧洲地区的很多国家就已经运用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应用初期,这些国家主要是依托于精细化管理来对生产活动进行改善,并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模式,帮助员工提高生产能力。实践证明,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它与发达国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更为相符。在生产技术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模式所发挥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外贸易活动逐渐增加,中外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密切[2]。在这样的情况下,精细化管理模式开始被引入到我国企业的发展当中来。
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主要是精细化、规范化以及深度化这三个,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展现出了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具体来说,精细化特征指的是企业在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要通过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方式达到产品最终的质量目标。规范化指的是企业要通过具体化的评估、监督与管理技术使生产活动变得更为规范。深度化则指的是要增加管理的深度和管理的质量,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优化。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就在于要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生产责任的落实,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行政管理文化。在开展化学药品仓库管理的过程中,要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核心,基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来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管理系统,促进内部各部门和各岗位员工之间分工协作的合理性,使彼此之间的配合变得更为准确。
2.化学药品仓库现状
在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化学药品仓库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药品库内部药品的摆放不够规范,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固体、液体的分类来将化学药品进行摆放,甚至存在酸性和碱性化学药品混放的现象。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存在特殊要求的化学药品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存放。比如浓硝酸、双氧水等化学药品在经过光照之后可能会发生变质,在存放的时候应该进行避光处理,但是部分仓库工作人员将其暴露在阳光下。第二,由于仓库内部的化学药品种类比较繁多,在加上管理不当,在查找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对新药品进行配置的时候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导致工作效率被降低。第三,工作人员对化学药品的台账记录并不完整。在这样的情况下,仓库化学药品的库存重量并不能被及时了解,可能会存在化学药品反复领用的现象,导致部分药品以为内无法及时使用而失效、结晶[3]。第四,在化学药品仓库当中还存在很多失效类的药物。这些药物没有及时被清点、盘存以及废弃。在配置新药物的时候,如果使用了这些失效药物的话,就会导致新药品的质量不达标,或者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多次配置,使他们的工作量增加,这对化学药品的安全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化学药品仓库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对造成化学药品仓库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下面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第一是当前化学药品仓库大多实行了全能化验员制度。这些化验员分别从事油分析、煤分析、水分析等不同的分析工作。但是这些化验员处于动态轮班模式,每轮的时间都比较长,通常在3个月以上,很多人员的管理业务不够娴熟。与此同时,班组内部没有及时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无法对危险进行预知训练,反事故演习也很少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员无法胜任岗位要求,在对化学药品仓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很多缺陷,容易因为操作不规范而造成安全伤害事故[4]。第二,当前化学药品仓库的台账主要包括电子版与手写版这两种。电子版的书写较为规范,但是手写版经常会出现问题。比如在化学药品出库的时候大多会进行成瓶登记,并具有具体到“克”,这不利于对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与此同时,一些高浓度的化学药品被暂时放置在仓库以外,缺乏专门负责人管理,如果发生偷盗的话可能会造成意外伤亡。第三,在对化学药品进行计划领用的时候,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化学药品仓库入库管理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在化学药品入库的时候也并没有对药物的出厂合格证明进行检查。第四,由于化学药品仓库当中部分药品长期积压,在没有及时使用的情况下出现了药品失效的现象。与此同时,化学药品仓库并没有将MSDS更新到最新的版本。在化学药品柜当中,药品摆放不完善、分类不清晰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化学药品的可视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都没有被充分落实。第五,化学药品仓库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化学药品仓库只是配备了通风排气扇,并在每天特定的时间进行通风排气。但是遮光窗帘、防爆灯等设施的配备不够完善,导致仓库内部出现温度和湿度不达标的现象。
4.化学药品仓库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4.1对出库的化学药品进行精准控制
第一,要对化学药品仓库外部防治的高纯度药品进行回收,将其妥善保存。第二,在化学药品仓库内要增设安全操作台,同时还要添设电子天平、量筒等工具。在对化学药品进行出库管理的时候,要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准确测量,精准到“克”和“毫升”,通过精准控制的方式使每一克、每一毫升的化学药品都能够得到有效使用。第三,化学药品仓库要及时更新MSDS,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尤其要针对危险的化学药品制定管理规范。
4.2完善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针对制度不规范、入库台账不够细致、药品分类不合理等问题,首先要对手写版的出入库台账进行优化。在这个基础上完善化学药品的纯度、规格等信息,为后期药品的使用和查找提供便利的条件。其次,要完善化学药品标签制度。在过去,化学药品仓库在对标签进行设计的时候会利用标签打印机,把药品名称打印下来,分别贴在相对应的药品前,经过优化,把每个柜子内的药品名称,填入一个类似于药品清单的表格,贴在药品柜门上,其优点:提升了找到药品的效率,缺点:药品存放数量、种类不一致,导致柜门上制作的清单大小不能统一,影响美观,时问长了变色,破损。通过前两次在药品标签取得的一点经验,再次进行了优化。确立目标是实现药品可视化,信息化[5]。
目前人人都有的手机,将手机运用到安全生产,药品库的管理中来,让它成为作业人员手中的技术装备是重要的目标。让我们在安全成产中,药品使用时也能扫一扫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借助互联网,制作药品库的详单,再针对150种化学药品每一个都出来一个相对应的药品“身份证”。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可以装下150种的药品简要信息,作业人员在查找药品时首先进行第一步的药品库详单的扫码,显示整个药品库的信息,其中包括名称、纯度、规格、药品位置、库存,通过点击屏幕右上进行查找页面内容可以准确定位到所需要药品的位置,快速的检索,立刻就可以找到药品位置以及是否有充足的库存,然后进入药品库内,针对每一个药品前还有一个二维码,再次进行扫码确认,页面可现实药品的基本信息,名称、规格、纯度、MSDS号、性状、健康危害、泄露处理、消防措施、使用注意事项等主要信息。
5.精细化管理成果及固化
第一,对于药品库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后药品库内外部环境得到了美化,加强了化学药品的管控,精准控制药品用量,台账进一步完善,较原来有很大提高。第二,在工作方式上原来查找药品费时费力,现在一个收集就可以完成快速找到药品的任务,更加细化到通过扫码了解到药品的性质、防护措施、使用方法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第三,“精”,精准控制药品出库量,“细”,细化药品二维码,实现了药品库管理可视化、信息化,精准控制后,在药品计划领用上,进行统计分析,提前预知药品用量,节约一定的药品购买成本费用,同时还能保证所用药品都在有效期内。第四,创建药品安全管理三步工作方法。①一扫,扫码确认药品所在位置及主要信息。②二对照,对照与所需药品是否相符。③三归位,用完药品立即归位做好台账记录便于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药品仓库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化学药品的施用效果,这是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在实地调查当中发现,当前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化学药品仓库管理当中并没有充分落实,在台账管理、出入库管理、仓库环境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完善之处。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就要使仓库管理人员树立起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一方面,要对出库的化学药品进行精准控制;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与化学药品有关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龙绛雪,姜艳宏,金磊,刘建福.地方应用技术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厦门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实验中心”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28):27-29.
[2]陈敏,陈旭,周彬,张晓祥,祝祥胜,罗建伟,郭雪清,贺伟,张春红.湖北省药品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05):523-528.
[3]董占军,张淑慧,王芮,张黎媛,赫立恩,赵春合,刘勇,李桂.波士顿矩阵理论在医院药品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8(16):1206-1208.
[4]李青,颜敏,吴晔,吴林彬,员亚明,严常开,施侣元,曾繁典.我国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再评价文献的系统性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05):72-75.
[5]赵程程,康天济,阎雪莹,林松,朱峰,田苗,周迎春,齐彦.医学机能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0):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