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朱玉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玉尧,. 浅谈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 农业学报,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2.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紧张,耕地保护成为了各国尤其是农业大国的重要议题。在农业经济中,耕地不仅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耕地的合理保护与管理能够确保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生态环境的维护,进而对粮食安全、生态平衡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耕地保护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
关键词: 耕地保护;农业经济;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DOI:10.12721/ccn.2024.157092
基金资助:陕西省耕地细碎化评价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研究(20230620)

引言

耕地作为农业的核心资源,其保护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还直接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经济健康发展。然而,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耕地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耕地保护不仅仅是防止土地被侵占,更涉及到维持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系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保护得当,耕地能持续为农业提供稳定的资源;若管理不善,农业经济则可能面临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风险。因此,深入探讨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既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课题,也是未来农业经济规划的基础。

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耕地保护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保障粮食安全是耕地保护的首要任务。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对粮食需求的急剧增长,有限的耕地资源承载着日益沉重的压力。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耕地保护更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通过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力图遏制耕地的过度开发和非农化倾向,确保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资源。这样的保护举措不仅为粮食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同时有效防止了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减少,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背景下,农业生产得以持续进行,国家粮仓得以充盈,社会稳定也因此得到了有力保障。在增加农作物产量方面,耕地保护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耕地资源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优良的土壤条件,耕地保护不仅是面积上的控制,更是在耕地质量提升上的投入。通过现代化的耕作技术,合理的耕地轮作和土地改良措施,农作物的单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技术的进步与耕地保护的结合,使得单位面积的土地能够提供更高的产出。土地的精细化管理和耕作模式的优化,使农民得以在有限的耕地上收获更多的粮食,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最终推动了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1]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土壤肥力,二者的相辅相成使得农业得以长久繁荣。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耕地保护成为维护农业命脉的必要措施。生态环境的平衡决定了农业发展的底线,过度开发带来的土壤退化与水资源枯竭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与农产品供给。通过实施耕地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水土流失、荒漠化以及土地污染的加剧,保持耕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进而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环境支撑。而土壤肥力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则是耕地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养分流失,作物生长乏力。耕地保护政策通过轮作、休耕等科学手段,确保土壤养分的恢复与保持,有效提升了耕地的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恢复,使得土地能够维持长久的生命力。这种良性循环不仅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提升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下,耕地保护所带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稳定农民收入

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耕地资源变得愈发珍贵。保护耕地,意味着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生产的根本保障,避免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恶性循环的陷阱。稳定的耕地不仅是农民赖以为生的基础,更是农业产出的直接源泉。一旦耕地减少或质量下降,农民的生产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农产品的供应链也会因此中断。而当耕地得以妥善保护时,农民的生产活动才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中有序进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随之大大提升。农业生产的持续和稳定,正是确保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正因为如此,耕地的保护不仅仅是对资源的合理管理,更是为农民未来的收入奠定了基础。在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模式的优化需要依赖稳定的耕地条件来实现,因此,耕地保护与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密不可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因此更加具备了坚实的根基[2]

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限制土地利用

耕地保护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虽然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但不可忽视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土地利用的限制带来了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减少,直接削弱了土地资源的灵活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控制了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造成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受限。这种对城市扩展的制约不仅影响了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增长,还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由于土地资源供给不足,土地价格逐渐攀升,导致城市扩张成本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压力。土地的利用效率在受到限制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灵活性降低,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虽然有其背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正面效应,但在短期内对农业经济发展构成了不小的阻碍。这些影响,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逐渐暴露出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深层矛盾,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成本增加

耕地保护政策的推行在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农业生产的经济负担。随着各类耕地保护措施的实施,政府和农业生产者不得不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力度。现代化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护技术等手段虽然能够提高土地的质量,但同时也抬高了生产的资金门槛。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这种资金投入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力和种子的成本,而是囊括了土地保护的科技投入、生态补偿等多方面开支,给农业生产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耕地保护要求的提高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成本结构。一方面,农民和农业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生产模式,采用更为环保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这无形中增加了农资设备的升级和维护费用;另一方面,耕地保护限制了一些高产但对土地损耗较大的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更加受限,产出的效益也可能相应降低。耕地保护与农业经济的平衡难以一蹴而就,虽然长远来看,保护土地资源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短期内,农民需要为这些政策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农业的利润空间[3]

结语

耕地保护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但也面临着成本增加、土地利用受限等现实挑战。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耕地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农作物产量,保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机构需探索更加灵活的土地管理政策,既保障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农业用地的稳定性。综合来看,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远大于其负面效应,关键在于如何将政策执行得更加高效,并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解决成本和土地利用限制的问题,为农业经济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桑圣锦.浅谈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西农经,2022,(05):72-74.

[2]李春红.分析耕地保护对发展农业经济的影响[J].才智,2010,(34):243.

[3]朱高峰.基于耕地保护视角的耕地转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