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存在油松毛虫、青杨天牛等多种有害生物。可利用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替代毒性较强的化学药剂进行有害生物杀灭,不仅可减少药物残留,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可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为北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值得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为此,文章将从有害生物防治的问题分析入手,进一步阐述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1.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问题分析
1.1有害生物防控不及时
现阶段,北方地区的林业发展中未能建立起全面的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流程,因此,对有害生物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了解不够充足,虫害预防效果不理想,也难以于虫害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1.2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不先进
目前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相关的预报、防控措施比较落后,不能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科研技术成果。普遍采用喷洒农药的防治手段,增强了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水平较低,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
1.3部门间协调配合度不高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造林、育苗以及引种等各个环节均独立性开展,,且有害生物预防工作未贯穿至这些环节当中,各个部门之间未有效协调与配合,因而降低了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效果。
1.4有害生物检疫不到位
严格且全面的检疫有利于有害生物的及时发现与蔓延控制,然而北方地区的虫害检疫工作开展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并且产地检疫也未完善性开展,虫害检疫机构建设数量不够充足,未能实现科学的调运检疫,因而病虫害的扩散与蔓延未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1.5缺乏有害生物防治经费
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然而北方地区因经费缺乏,因而未能完善性建设有害生物防控所需的基础设施,有害生物预报与控制设施的配备不完善,检疫设备不健全,因而限制了虫害技术应用效果,致使北方地区的有害生物防控水平达不到需求标准。
2.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的应用
2.1营林技术的应用
北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强林业种植密度的控制,合理进行林分郁闭度的设置,造林过程中尽可能选择抗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进行栽种。同时,还应加强混交林的构建,不仅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也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机率,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发展。若林区郁闭度较大,应加强抚育管理,应用科学的植被保护技术,大量种植灌木,并对阔叶类树种进行大力度的保护,确保混交林数量不断增加。
2.2生态控制技术的应用
不断植树种草,对荒山进行绿化,提高北方林区的植被覆盖面,从而减少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和防护林的建设,不断减小林业有害生物产卵发育的场所,对病虫害情况进行准确预报,根据当地的优势产业,间种部分有害生物不吃的植物,有效减少病虫害灾难的发生。
2.3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
发展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充分利用有害生物的趋光性,通过引诱防治病虫害,主要用于落叶松毛虫、金龟子、油松毛虫、杨柳毒蛾等害虫的防治工作,具体应用方式可以在北方林间,按照适合的距离安装杀虫灯,从而提升有害生物防治效果。
2.4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2.4.1应用仿生药剂
在北方林区可以适量使用灭幼脲、杀蛉脲等药剂进行喷雾,对小龄有害生物幼虫进行防治。针对病虫害较为严重、树种生长状态较差的地区,可以适度增加灭幼脲和尿素的使用量,以提高防治效果。
2.4.2利用好害虫天敌
针对北方林区部分树林整体林龄较大、有害生物分布密度较低的区域,可以人工设置一定的巢箱,从而吸引益鸟入住林区,利用害虫天敌减少害虫数量。
2.4.3适量释放赤眼蜂
赤眼蜂通常寄生在有害生物的虫卵中,可破坏虫卵,能够减少虫卵的孵化率,减少有害生物的数量,主要针对于落叶松毛虫和油松毛虫等有害生物有理想的防控效果。
2.4.4加强白僵菌利用
白僵菌接触有害生物幼虫后,能够导致幼虫发生感染死亡,通常采用低量喷雾、人工粉炮和地面喷粉等方式进行有害生物防治。
2.4.5利用质型多角体病毒灭虫
主要防治手段包括人工繁殖病毒、有害生物密集区进行接毒繁殖、套笼集虫、采用离体细胞进行病毒增殖等,在病死有害生物体内收集多角体病毒,提炼成病毒粉剂。可以通过喷粉、低量喷雾等方式操作,同时加入适量的诱发剂,可大大提高病毒的杀虫量。
2.5精准用药技术的应用
选用低残留、高效能的新型农药,配合新型的用药设备,增强农药的雾化效果,针对性科学用药,大大提高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用药设备主要包括背负式喷雾机和车载式远程喷粉机。
2.6性诱剂的应用
性诱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有害生物性外激素的使用,吸引大量的同种雄性生物,从而实现对有害生物的迷向和诱杀效果,抑制有害生物的正常交配行为,大大减少害虫的数量。主要适用于白杨透翅蛾、松毛虫等有害生物的杀灭。
结语:针对北方林区的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工作,必须大力发展可持续性的防控措施,通过仿生药剂、性诱剂、各类细菌病毒的科学利用,不断提高林区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提高北方林业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创新发展新型科学技术,改善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治设备,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的监测预报,实现及时、准确的掌握有害生物的情况信息,提高相关检疫工作水平,减少剧毒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避免传统农药防控方式对环境产生破坏,提高北方林区的育林质量,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丽华,包占清,王文明.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应用[J].内蒙古林业,2015(12):14.
[2]金爱侠.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花卉,2020(10):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