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新课标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课堂中秉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体验式学习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增进学生的体验感,从而能够打造相对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了解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意义,同时也需要明确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合理应用体验式学习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问题
1.1对于体验式学习不够重视
虽然一些小学教师为了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而积极调整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但是对于体验式学习不够重视是普遍现象,是由于教师仍然没有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会认为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而且课堂教学中进行体验式学习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也会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事实上,体验式学习是基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作为目的而开展互动式教育,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这样不会影响正常竞争秩序,更加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对于体验式学习不够重视这一问题影响到了体验式学习的正常进行[1]。
1.2教学方式方法相对单一
体验式学习侧重于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感,比如参与体验感、情感体验感等,而并不只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验感,推动学生发展。但是,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分析得知,一些教师对于体验式学习的认识不够准确,目标不明确,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建立较为多样化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够理想。
1.3作业形式不够创新
学生在进行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应突破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课下学习时学生也应积极进行体验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课下作业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但是当前一些学生数学教学中作业形式较为单一,不够创新,欠缺体验式作业的设计可能会使得学生学习体验感不能得到保证。
2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在情境创设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教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感受,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与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和认识数学,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深入认识,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需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避免体验式学习流于形式,否则会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日常生活而创设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满足学生认知需求,从而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基于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使得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增强学生体验感[2]。
2.2在游戏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往往较为喜爱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小学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所以教师结合游戏活动到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感悟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渐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创造条件。游戏活动在教学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一些教师往往较为重视游戏活动的有效应用,而游戏活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提升学生体验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
比如,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教师应认识到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小,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生会不能正确运算,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算能力,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100以内选择并写下较为喜欢的数字,而其他学生则可以根据这个数字列出加法减法的有关算式,以速度较快作为成绩,进而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运算,在这种游戏模式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而进行运算,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体验。
2.3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不但需要增强学生体验感,而且还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充足的空间思考和探索,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而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不但能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传统教学模式是有着一定区别的,所以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从而进行自主学习。
2.4在实践探索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体验式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能够体会到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更加直接地应用知识而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4]。
2.5在课下作业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课下作业的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小学数学课下作业形式往往较为单一,对于课下巩固练习,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感,所以小学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科学合理设计课下作业,增强学生学习感受,提升学生体验感,应优化作业的形式,增强作业内容的趣味性,以此作为主要目标。在课下完成作业不但可以让学生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而且学生可以在得到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更多的知识,体验式作业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能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逐渐能够重新认识数学知识的学习。
2.6在互动技术应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互动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储备更多新知识。比如,利用电子白板辅助工具,将本节课所要讲述的重点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逐渐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也或者是在电子白板中写出本节课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工具依次解答问题,逐渐拉近师生互动距离,增强课堂互动感。这种电子互动技术的运用,能够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真正在技术的帮助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理解能力,拓展学科知识面。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活泼的气氛下学习,那么教师应创设良好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需要了解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现状问题,比如对于体验式学习不够重视、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作业形式不够创新等,应采取策略而促进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包括在情境创设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在游戏活动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实践探索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在课下作业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等,而这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体验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丕杰.小学数学体验互动教学的应用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181-183.
[2]胡志霞.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发展特点[J].才智,2018(2):59.
[3]刘秀芹.分析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 026(034):348.
[4]陈清利.体验式学习的特点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