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
李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烨,. 公路桥梁施工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J]. 建筑技术学报,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6.
摘要: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社会各界对施工质量日益重视和关注,同时,通过体外预应力对桥梁的加固发挥出来的功效作用,以及对公路桥梁的可靠性都得到有力的保障。而在实际的技术运用中,必须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对加固中的风险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经验的积累,提高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有效性,从而为现有公路桥梁的安全使用和提高使用年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公路桥梁施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36
基金资助:

前言:作为应用率最高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大桥工程在确定人们的交通出行状况的前提下,更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公路、大桥的建设已经被应用得非常普遍,而且越来越成熟的体外预应力技术对于公路大桥的使用效果也越来越关键,但是它也有很多无法忽略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对该技术的应用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所以,今后我们必须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将其降低到最低限度。

1、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简介

体外预应力强化技术是利用预应力筋提高了桥梁的坚固度,使得在承受荷载时能够利用预应力筋减少了一定的摩擦力,起到了养护作用。体外预应力强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大桥的服役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在大桥上行驶的车辆比较多,或者是车辆比较多时,它可以降低大桥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改善桥体作用。体外预应力强化技术要按照大桥的结构来选择,怎么减轻大桥的自重,怎么使大桥对所受的力的承载效果最大化。最重要的是,该技术的使用可以保证大桥施工的品质,从而保证大桥的安全运行。在桥面上应用体外预加载技术,通常不会产生较大裂缝。

2、路桥梁施工作业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优势:

2.1施工方式较为灵活

以往对其道路桥梁进行的工程,在建设的时候,往往会对施工路段进行关闭,在对其正常的交通通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同时,也较为严重地制约了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再回头来看看,在身体外面的预应力强化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这是将预应力建筑钢筋布置在了混凝土承受力的外部,所以在封闭的过程中,它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它对于城市的公共交通所造成的冲击也不会有那么大。而且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该技术的应用还没有受到时长、空间的限制,而且其施工方式更加灵活。

2.2施工成效较为显著

作为国家最主要的城市公路项目之一,公路、大桥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保障公路、大桥建设项目的施工效率,确保公路、大桥地区的施工安全,既是目前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发展策略基础,也是提升公路、大桥地区承载力的核心先决条件。在以前的强化技术应用中,由于其施工步骤较为繁琐,而且工程费用也相对较高,但是所取得的工作效果却并不显著,在很多的步骤中很可能会遇到某些困难。但是,回头来看看,对于体外以外的预应力强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对施工步骤和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还可以按照项目的进度进行及时地进行相应的调节,在对桥梁结构刚度进行优化、有效管理原桥的裂缝和弯曲值以及高原区域桥梁的结构承受能力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下,为估算工程施工效果的结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路桥梁施工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

3.1测量放样

对于其路桥工程的建设或者是对其进行加固时,施工团队要在路桥的承重梁的底部进行施工放线,这个时候,就必须用某些测量设备对其从支座的钢筋锚固点到跨径的中心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测定,从而找到该位置的准确位置,并将其统计数字及时的标注在路桥的承重梁的底部,要求技术人员对其梁底端进行加固和工程的时候,要了解该位置上的滚动垫块的大小,另外,还必须在该段标记的位置上设置螺栓的固定位置在此期间,建筑团队仅需准确测定轧辊支座位置,并不需将承载梁的变形计算在内。

3.2.设置锚固点

在使用体外预加载技术的过程中,钢筋锚定点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再将钢筋锚定处设置在梁顶或桥顶时,一定要仔细地考虑到公路桥头的斜钢筋穿过部分,并以该部分为依据,在混凝土面板上或者梁的表面上设置水平孔洞。钢筋锚固点的设置与多种原因有很大的联系,需要认真地进行检查,并进行及时的修正。另外,在确定了钢筋的锚固位置后,需要将锚板处的混凝土板开挖出来,使用空气钻机将钻头的核心与锚点的末端对齐,然后进行钻孔和清理,按照混凝土砂浆和涂环氧粘合剂的方式,使得导引板和梁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用混凝土保护膜保持锚点。

3.3标点位置

标定技术所牵扯到的领域比较广泛,其中标定技术最为主流。通常将校正工艺分成两大部分,即选择辊子磨损衬和支撑框架工艺;二是根据定位进行分区技术研究。第一步,就是在横杆的中央,也就是支撑的中央,将支撑的重心放在投影上,作为这两个区的坐标,测量完之后,再将相应的坐标标注在横杆上。另外,梁底边缘要根据衬里样式进行绘图,并要将每个洞的真实方位标注在图片上,以确保在制作时能够与圆盘的真实大小相符;而在实践中,则要视吊索所处的位置而定,当吊索所处的梁顶或断面处,则要将纵桥处及桥头处作为挤出成型的地点,当吊索所处的吊杆位于梁的尾部时,则要将吊杆置于梁的尾部,而且要在纵向上对其进行校正。在进行检测时,必须对钢筋的锚固区域进行确定,这会对建筑钢筋的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在进行检测的时候,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尽可能地防止对建筑钢筋造成冲击。

3.4.预应力筋技术

在桥梁建设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程建设技术,同时也是一项最基础的技术,它包括两个关键的环节:张拉技术环节和安装环节。为保证对预应力钢筋的合理选取,必须在确定了具体的工程建设的具体条件后,对锚栓、丝杆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测,确认没有问题后再进行,只有在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在设置好了预加拉索工艺之后,如果发现了预加拉索是水平的,那么就必须对斜杆进行电焊,以保证焊缝的位置在两端的锚固面板上。另外,还要求建设团队按照要求对其焊接角度和斜钢筋的设计方案角度进行调节,以保证其水平钢筋的焊接满足规范要求。在安装的时候,若有横梁被抬起来的情况,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安装吊具。在相应的弯曲起点部位安装竖条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了拉条和拉条的设计后,重新装配。如果在工程中所选用的斜杆或水平筋、斜筋等钢材料都是粗建筑钢筋,则施工团队先对斜筋与水平滚轮做出固定不动,对滚轮预埋相应的移动室内空间,然后从水平筋逐步穿入,保证水平筋的末端丝口长度一致。

3.5钢绞线张拉技术

在公路、桥梁进行补强作业时,可以把钢绞线的张拉技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弯矩张拉技术,一部分是高应力张拉技术。一方面,力矩张拉技术,此技术是公路大桥加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技术,它的施工效率会直接关系到公路大桥的加固的实际结果,在完成了张拉工作后,需要将钢铰线从散落的一大堆线中垂直分离,确保钢铰线不易与其他物体缠绕在一起;其次,就是高应力张拉技术,这种技术和扭矩张拉法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两种技术都会影响到大桥的质量,公路大桥的整个强化都要依靠连续的张拉来完成,这种高频率的张拉名为“高应力”,在对公路大桥进行锚定时,就会使用到固锚装备。

3.6.保护罩及锚头内灌注防腐油脂防护技术的应用

在完成上述各工序之后,必须对工程进行躯体外预应力强化技术的保护罩及锚头内灌注防腐油脂防护,这一技术是躯体外预应力技术工技术中最重要的工序。因此,对施工的要求非常苛刻,对施工的时机和防腐油脂防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工程的品质,在对其进行灌注之前,需要进行试验,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动态监测,确保灌注的每一个方面都符合相关规范。对于灌浆期的控制,通常不应该在灌浆期结束后24小时内进行。在灌浆过程中,所用到的机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动化的,另一种是人工的。在工程实践中,一些人以“高密度高质量”作为“高质量”的理念,导致了“高密度”的防腐油脂比“高”的防腐油脂浓度要高的多,从而增加了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防腐油脂的密实度进行适当的调控,以确保防腐油脂的品质与水准。

结束语:在道路建设中,存在着桥梁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多年来的基建工作,路桥区的有关人士和专业人士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很好地对大桥进行强化的办法。通过对大桥进行本体外的预应力强化,可以让大桥变得更加坚固,还可以提高大桥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崔杰彬.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04):141-142.

[2] 李华威,苏云超.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3).

[3] 万会春,刘丽红,张家华.公路桥梁施工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J].交通世界,2018,12(33):98-9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