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建筑行业是能够体现我国综合国力以及保障人民基本的住房需求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产业。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必须要加强我国建筑施工的现场施工管理,使我国的建筑企业在能够在达到最大效益时,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建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防水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过程当中,对于防水的结构建筑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在厨房,洗手间,浴室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应该要做好防水的措施,采取新型的防水技术,并引用新的防水材料,从而能够确保房屋在建筑物完成之后能够达到国家防水性能的基础标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起到防水的效果,绝大部分工地都会采用合格的防水卷材以及采用合理的防水技术,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杜绝墙面漏水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在建筑过程中采用防水卷材时,要对卷材进行取样分析测试及防水性能,避免出现一些质量不达标的防水卷材,影响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1.2地基施工技术
通常状况下,建筑工程在开工阶段中,都可能会因为施工场地环境差,而妨碍到照常开工。因此,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展之前,建筑企业一定要委派专人对工程场地进行调研,而后参照最终的调研结果,选用最适宜的地基施工技术。譬如,倘若工程项目为软土地基结构,那么在施工中,场地工人务必要选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参照场地勘测结果、搜集的数据资料,对软土地基结构做出换填处理以及加固处理,以此增强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固能力,为保障建设物的品质做好铺垫。
1.3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尤为重要,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具体如下:(1)吊装准备工作。指的是在钢结构安装前需要完成的工作,基本包含了建构顶面预埋钢板,检测安装轴线与标高,以及钢结构件连接位置的混凝土强度;(2)钢结构吊装。选择土建木模板完成夹具的安装、钢架基准点的固定以及螺栓标高的测量等;(3)主体钢结构的安装,选择吊机把绑扎部件升至20cm,并把钢柱置于安装面上4cm~10cm间,然后通过吊车进行下放,通过锚固螺栓将其进行固定,通过检查与校正之后进行脱钩安装;(4)钢柱校正。选择两台经纬仪完成钢柱位置检测与校正;(5)钢梁安装。首先选择四股钢绳把绑扎好的钢筋进行起吊,保证两根钢绳绑扎点之间的距离是9m,其次用起吊角α=30°、安全系数K=8、直径φ=13mm的6×37型钢丝绳安装房屋主体结构;(6)螺栓安装。根据规定的顺序完成高强度螺栓安装,且保证矩值满足设计基本要求。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2.1做好现场监督与协调工作
设计方应与建设投资方与施工单位保持联系,并呈现与分析设计思路,强调设计难点的内容,使施工方能够充分掌握建设要点,最大程度地在建筑系统中还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所有设计行为都应符合工程实际与国家给出的标准。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施工管理,施工技术要求变化后,实际运用的施工方法也应随之作出必要调整,否则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使用施工技术时,及时落实管理工作,重点监管施工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操作错误,发现施工问题后,立即指出,并予以施工指导,帮助作业人员纠正操作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施工质量水平,同时还能解决潜在工程隐患。在现场管理环节中,管理者在监管的基础上,需提供教育与培训机会,使操作者可精准操控施工设备,掌握新的施工手段,为建筑工程打造出具有更高素质的队伍。现场管理工作需要多个主体共同付诸努力,各个主体既要做好自身职责中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必须协配合,使现场管理工作更加有序。
2.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安全是所有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的关键性因素,而安全施工环境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保障规定,做好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和考核工作,施工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让施工人員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建筑工程各项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有安全隐患的环节和区域要张贴工作注意事项,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其次,施工人员要服从建筑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严格按照管理者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作业,在工作中时刻提高警惕,洞悉工作中的隐患,并尽快提出解决对策并做好记录,再次发生类似情况时,可以及时解决。
2.3构建完善的奖罚机制与责任落实机制
部分施工人员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即便针对工程质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或看法,最多只是得到一句口头表扬,对施工人员来说实际意义不大,从而大大打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实处,保证各个施工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对于遵守企业规定并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针对提出有效解决对策的人员可适当予以提拔,而对于不遵守规定的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意识到违反管理规定的危害。只有奖罚分明的工作才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其责任意识,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提高。
2.4注重施工前期的技术交底
在近几年国民水平发展过程中,建筑工艺的标准正在逐步提高,具有越来越高的复杂度,为了有效避免进行无效劳动,实现劳动效率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制度的科学构建,确保技术交底到位,在进行技术交底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确保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进行工序交接过程中保证井井有条,确保施工过程中有序性。技术交底是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针对性参加施工过程中一线施工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的专业技术指导,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工程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设计意图,工程的特点。在进行具有施工作业过程中,进行严谨的技术交底工作能够确保全面落实责任制度,确保技术工作能够严格遵循施工标准展开。
2.5加强对现场施工监督管理
施工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安全管理,抓好施工安全问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将安全管理纳入施工全过程,施工前,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加强施工质量监控,配备合格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和工程质量检查。
结束语:由此可见,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并且还要顺应时代发展特点来对现场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每一位工作人员也要充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开展施工,这样才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一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21.
[2] 张俊峰.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要点[J].商品与质量,2016(34):56.
[3] 林景煜.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城市建筑,201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