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在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三农”问题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依据与方向,而农业技术推广则是在农民、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构建桥梁的重要渠道,对于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生产力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1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就目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来看,其内涵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乡村振兴必须充分抓住产业核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分配问题必须得到较好解决,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为其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就本质而言,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人口流失问题是最为核心的关键[1] 。②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态性与宜居性,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手段,构建和谐乡村、最美乡村,使乡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③以农民“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在执行各项工作时必须时刻做到以农民为根本,有序开展生产活动,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问题
2.1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技术推广体系的优化,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与广度。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所依赖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存在明显的脱节。这一现象体现在推广网络的硬件建设尚未达到应有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新技术传播渠道狭窄、传播速度缓慢、工作手段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农技推广人员在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上存在着明显短板。这导致他们在接触到新的农业科技理论及技术时,难以快速吸收与掌握,难以准确地辨识和传播。而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农业生产方式、农作物栽培技术等领域均有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涌现,此类速度与信息更新的不匹配,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效。
2.2农民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低
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面临农民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和传统观念影响的双重问题。教育水平的短缺限制了农民对科学化农业技术的理解和采纳。当地根植的农耕文化和世代相传的种植经验,使得农民对于久经考验的传统耕作模式依赖性强,对新兴农业技术采取的是相对保守或抵触的态度。除去主观因素,客观上的培训服务也显不足。缺少对农民实际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对应的培训方案设计,这种“一刀切”的提供模式难以激发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未能为他们解决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农业技术的推广建议
3.1发挥政府引导职能
3.1.1加强组织体系主导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必须结合乡村具体情况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将其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认真解读国家传达的政策要求,引导农民、农业朝着新兴产业方向发展;另外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到基层中,使农业技术推广不再是完全由政府主导参与的内容,而是在社会的共同参与帮助下有序进行,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1.2加大资金投入并提供人员保障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同时加强人才引进,保留优秀人才,为技术推广队伍拓展提供人力与财力保障。①定期开展评优活动,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优秀乡镇基层推广人员应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其积极性。②为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其进入到基层锻炼,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也可以设置多个工作岗位,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为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技术推广相关经费应纳入政府预算,做好提前规划,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出现资金不充足的情况,进而影响技术推广的持续性与深入性。③做好农业技术宣传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具有周期性特征,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效果。乡镇政府必须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对新科技、新技术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鼓励他们使用高效机械设备,应用新技术并生产新产品,在这一过程中若农民遇到生产问题,则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兜底,为农民使用农业新技术提供足够的时间与便利,避免新技术推广对农民经济收益造成影响。
3.2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目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运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虽然对技术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忽视了市场的作用,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薪酬制度不合理,通常情况下公益性活动均是以政府出资拨款落实,而乡镇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会安排技术人员完成工作任务,薪酬水平无法完全得到保证,影响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广有效性不高。为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质量,政府必须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变完全公益性质,由政府主管、社会全面参与为主要形式,体现工作的公益性、市场性,促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朝着科学、专业、规范化方向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推广人员的考核,考核方式与工作评价相结合,并与薪酬、晋升、职称评价相互关联,实现技术推广效果与个人经济收益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认真履行个人工作职责并创新工作方式。还可以聘用专业的高校教师、企业研发人员指导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专岗、聘岗人员之间也要相互交流,总结工作经验,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进程。
3.3提高推广人员素质
推广人员是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执行者,其工作水平、业务能力、专业性直接关系着技术推广效果。尤其是现在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更新,市场变化迅速,给推广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挑战。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应定期组织推广人员参与学习、培训,通过课程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三农”问题。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乡镇政府也可以邀请专业的研发团队与推广人员共同到农村地区,在普及农业技术的同时,也能基于当地独特的农业环境、地质条件、气候等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实现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人员则要与专家团队相配合,同时加强学习,了解农业技术应用思路、应用方法,提高个人的实践水平,为日后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乡镇政府还可以定期开展技能竞赛、案例研讨会等,以有奖竞赛的形式激发推广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意识,案例研讨会则是让推广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具体推广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意见,其他成员可以吸收借鉴他人经验并内化,从而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有效推广办法,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进而打造出一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推广队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了较好发展,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在我国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乡镇政府必须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利于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立红,于畅,康勇,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路径探索[J].蔬菜,2023(5):29-34.
[2]常红梅.乡村振兴战略下博兴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J].南方农业,2023,18(4):138-140.
[3]张战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施对策分析[J].新农民,2023(5):14-16.
[4]孙玉杰.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路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9):236-238.
[5]董天浴,王爱东,郝彦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施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