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恶性肿瘤说的临床发生率不断升高,对于机体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生命治疗属于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方式,指的是通过采取各种生物治疗制剂和相关的手段强化人体的抗肿瘤能力和免疫功能,进而维持极易内环境平衡,减缓疾病的发展[1]。生物治疗主要针对放化疗和术后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可消除微小肿瘤病灶,但是由于患者缺乏对于生物治疗的正确认识,导致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本文进行对照分析,将我院治疗的132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实施评价,平均分组后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探究主体选取于我院确诊并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132例,研究时段是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应用方便抽样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两组,包括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纳入66例。对照组年龄是28-79岁,均值(53.54±3.48)岁;病程范围3-15个月,平均(9.03±1.48)岁;男女患者各有34、32例。研究组年龄是29-78岁,均值(53.54±3.58)岁;病程范围4-14个月,平均(9.06±1.41)岁;男女患者各有32、34例。采取SPSS24.0软件分析组间资料后并未发现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生物治疗,主要是依据肿瘤类型采取胸腺五肽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具体为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疗程是21天。治疗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1)症状护理。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可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乙酰氨基酚胶囊进行治疗,同时采取物理降温与心理疏导。对于呕吐、胸闷、恶心等症状,可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症状,同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通畅。(2)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散步、慢跑等,根据病情制定运动计划,运动量以不感劳累为宜。若行动不便,则由家属帮助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预防跌倒发生[2]。(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于病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有效改善心理状况,促进治疗效果提升。(4)饮食干预。指导患者提高对于饮食重要性的认识,指导采取高营养、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腌制、熏烤食物,同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3]。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主要内容是无效、有效和显效。
免疫功能: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免疫功能,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8+、CD4+,均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4.0软件对于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实施分析,计量资料与正态分布相符合,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n/(%)]”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χ2”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临床疗效评估
表1数据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组较高,P<0.05。
表1:临床疗效评估表[n/(%)]
2.2免疫功能情况分析
表2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治疗前的CD4+、CD8+水平并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2:免疫功能情况分析量表
3讨论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生率不断升高,例如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方式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临床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可对疾病治疗、发展和预后造成影响。不良情绪与机体免疫功能存在相关性,因而在生物治疗同时还应加强心理护理工作,有效改善免疫功能。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特点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疾病症状、运动、饮食、健康知识等进行指导,可有效促进机体免疫力提升,有利于防止病情恶化[4]。此外,综合干预措施的应用,有利于缓解疾病损害,对改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对恶性肿瘤患者生物治疗期间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理想,可显著调节免疫功能,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凌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7):3912-3913.
[2]王传华.综合干预措施对恶性肿瘤患者生物治疗期间免疫动能的调节作用[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4):347+304.
[3]孙燕.综合护理在卵巢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J].人人健康,2020,14(14):570-571.
[4]侯郦,吴治敏.综合干预措施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