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园林园艺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园艺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农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经验等新鲜血液,还拓宽了农业发展的路径,推动农业生态文明进程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园林园艺的概述
园林是指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人为措施,为人们提供游玩观赏休息的自然或人文风景区;园艺是指人们种植和培育蔬菜、花卉、果树、观赏树木等形成的一种技术。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园林以自然的山、水、地貌为基础,在城市开发与建设、森林公园运营、房地产建设等领域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重点应用,园林包括园艺和设计的部分,城乡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均有涉足,需要掌握结构性的工学知识,合理运用园林植物,按照生态原则,在其所设计的景观中表现出来;园艺则是重在植物的栽培、繁育管养等方面,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理论上需要掌握生物、园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研究方向更多偏重果蔬、花卉等。简单地说,园林为园艺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检验的条件,而园艺又为园林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2 园林园艺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园林和园艺是两个概念,其中园林主要是指花草树木等供人观赏和休憩的风景区,且大多以自然风貌为基础或自然天成或稍加改造,而园艺主要指种植和培育花草树木的技术,重在管理和养护。园艺为园林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而园林则为园艺的发展提供实践检验和改进的机会。从广义上讲,园林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以植物为介质,离不开人工管护,对丰富人们的物质基础和美化、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现代化又能促进园林园艺产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更新改造和提高产能效能等,二者内在联系紧密,能够相互促进发展。
3 园林园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1有利于农业种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传统农业发展大多是单一的种植模式,这便导致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影响了作物质量和产量。如果将园林园艺有益经验应用于农业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向多元化种植模式转变。例如,交叉种植即在适合的情况下将园林园艺中的花草树木与农业中的作物交叉种植,既可利用植物自身的光能和生物能等,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业效益,也可以使园林园艺焕发新的生机和面貌,增添景观乐趣[1]。园林园艺在农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技术和经验促进农业种植模式更多元、更科学,从而提高作物质量,使其更易达到无公害标准,维护人民饮食安全,并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提高社会幸福感指数。
3.2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大多数农业商品主要是园林园艺产品。无公害的产品较少,产品的质量低,消费者的购买力降低,抑制了园林园艺在农业中的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工作人员对无公害产品的知识,升级产业设备,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的标准。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无公害产品的重视,推动无公害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产品的质量。园林园艺在农业中的运用,实则是两个领域相互渗透。通过将园林园艺技术渗透到农业中,使产品达到无公害的标准,管理方法,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推动林业的整体发展。
4 园林园艺的发展对策
4.1合理调节林产业模式,健全林产业结构
林业产地的政府部门要重视管理工作,引导林业公司树立技术创新理念,并为其提供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林产业创新的积极性。政府应该创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改进技术,帮助企业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在企业并购重组时,政府要给予其丰富的奖励,鼓励企业升级产业结构[2]。建立健全林业技术相关服务配套系统及规范,引导林产业进行技术创新,让林产业在开展创新工作时有办事标准。建设方便快捷的资源整合平台,保证林产业开展技术创新时有充足的物质和科技支持。利用因势利导,促进企业创建集约化管理的体系,推动林业产业升级,调节并优化结构。
4.2合理利用资源
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比较单一,产品价值难以提升,进而导致农业发展滞缓,无法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园林园艺不仅可以丰富蔬菜种植的种类,也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可以采用交叉种植的技术,对植物自身的属性加以利用,促进植物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资源循环,尤其要对光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改善能源结构[3],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使农业产品有更广阔的市场,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能缓解我国北部地区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逐渐和园林园艺融合在一起,产品过剩的情况也愈加明显,反季商品的数量增多,商品逐渐缺少季节性,价格很难上涨。在这种条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低,影响农业的发展和进步。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根据商品的特点,利用园林园艺技术来控制生产成本。
4.3避免盲目性
尽管园林园艺和农业发展都属于种植业的范畴,但严格细分,却属于不同的领域,并非所有的经验都可原样挪用,必须根据农业的实际情况辩证地应用,决不可形而上。例如,在园林园艺方面种植树木的方式方法就不能照搬用于农业生产上种植玉米、水稻等,要根据植物特点以及适合的生长环境分析后再进行种植。
4.4扩大产业规模
目前,我国园林园艺的产业规模有待扩大,许多园林园艺产业都存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虫害严重等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难以获得效益,甚至经常出现经济损失,进而导致生产规模不仅无法扩大,甚至逐渐缩小。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优化生产技术,合理利用园林园艺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强化农作物的抗病害、抗倒伏等能力,积极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先进经验技术的推广学习,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4]。尤其要做好环境管理,建立完善的生产制度,进行合理的生产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应用园林园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要建立有效的技术服务体系,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广和普及园林园艺技术的加强职业教育,还可以通过博览会、交流会等活动进行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包括水培法、气培法等新技术。
4.5关注成果的转化效率
相关部门要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与效率,建设高效科学的成果转化体制。要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人员或企业提供丰富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提高个人及企业转化技术成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大力培养专业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园艺与农业发展可以实现互补和共同发展,这对提高农业发展的种植技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普及多元种植模式以及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科研人员质量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园林园艺技术的研究,优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的推广和宣传,促进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园林园艺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彦军.园林园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河北农机,2022(3):164-165.
[2] 王伟,张建华.探讨园林园艺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20(5):76-78.
[3] 李建萍,刘耀,唐玉强,等.关于现代农业中园艺工程发展的相关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9(1):9-10,14.
[4]赵彬成.园林园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浅析[J]. 南方农业,2020(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