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陈泉江 李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泉江 李洪 ,.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数学应用,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466.
摘要:
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深入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进行互动学习,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信息技术也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数学学习更加高效、有趣。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66
基金资助: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紧密相连。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这些技术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训练效果,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一)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有声有色

信息技术以其卓越的可视化呈现、大容量存储及瞬时性展示功能,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们能够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和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其中,微课和知识导图等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的教学工具,更是成为了教师们得力的助手。微课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拆分和细化,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核心概念,降低了教学难度。而知识导图则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些教学工具的引入,不仅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还显著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的延展性。学生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本和练习册,而是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拓宽了他们的学习视野。

(二)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开辟了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和瓶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理解深度,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们可以设计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在线互动、虚拟实验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还能够全面开发他们的认知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相较于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其抽象性和枯燥性常常给小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挑战。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尚在发展之中,他们在面对数学时往往会感到更加困难。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我们可以巧妙地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从而解决学生对数学难以理解、缺乏兴趣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物体,如房屋的屋顶、窗户的框架、足球的表面等。这些生动的实例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对这些形状进行观察,并总结不同多边形的特征。在常见生活物品的影响下,学生对多边形的畏难情绪会自然而然地得到疏解。他们会发现,原来数学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和枯燥无味,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此时,再加上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成倍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数学,作为探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要求学习者具备独特的数学思维模式。然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刚接触数学或尚未掌握其精髓,数学思维的形成显得尤为困难。面对问题时,他们往往难以理性分析,对数学知识点和练习题的解答能力也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当遇到需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学习目标时,更是捉襟见肘。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兴趣点集中在图形动画等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与图形动画相结合,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Flash动画,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演变过程。这种直观的图形变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和正方体体积计算之间的关系。在观察图形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会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产生自己的理解,从而轻松记住正方形体积的推导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级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思维。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模式。

(三)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为数学实践提供了广阔舞台。在仿真环境中,学生可利用数学模拟软件模拟购物,运用加减乘除计算总价和找零,这种实践深化了对运算规则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实用技能。编程亦是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学生编写简单计算程序,通过输入数值和选择运算符,让程序自动输出结果,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计算能力,还激发了计算机科学兴趣。更进一步,学生可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预算规划、商品价格对比等,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显著提升了实际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打破了数学课堂的抽象运算局限,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数学不再是纸上的枯燥符号,而是解决生活问题的有力武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活力,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激活学生思维,使课堂焕发新生。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概念,提升思维活跃度,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信息技术的融入,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探索与发现,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

参考文献:

[1]高亮.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24).

[2]魏玉.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9(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