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愿,已成为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引入与创建,为教师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支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启发学生全面思考,不断优化和完善情境教学模式,以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深化小学生数学认知、增强其核心素养的重要推动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元素、实物等,创建多样化的实践课堂,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有效领悟。受此影响,学生将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领会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可以跟随教师的指导,在实践中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长时间保持对数学课程的喜爱,久而久之,获得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可以掌握更多应用数学知识的技巧,高效完成学以致用目标。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应看到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在具体教学中,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逐渐加深对数学概念的了解。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要有意识地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意识到课堂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支撑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这一实际,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熟练使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以“时、分、秒”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乐趣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段精美的动画视频,视频中通过动画角色的日常活动来展示时间的流逝,如早晨起床看时间、上课铃声响起、课间休息十分钟、放学回家的路程等,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如“时间拼图”、“秒表挑战”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准确读取时间,如何根据时间合理安排日常活动。这些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化阶段,为此,其认识事物的维度相对单一,思考数学不够透彻。但他们对于游戏抱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较为喜欢的游戏元素,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究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创建有趣的游戏学习情境,不断拓展教学的空间,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中,实现思维品质的不断提升。
以“位置与方向”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巧妙地将游戏元素融入数学课堂中,特别是针对“位置与方向”这一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款“寻宝游戏”,在教室里设置多个“宝藏点”,每个点上都放置有与“位置与方向”相关的数学题目或指示。学生需要根据题目或指示的指引,找到下一个“宝藏点”的位置,最终找到“宝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障碍、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尝试和修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加深对“位置与方向”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并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能。由于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学习风格各异,教师需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通常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而问答形式则是这种互动中最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那些既富有挑战性又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欲望。对教师而言,提问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交流方式,更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磨练的学问。教师设置的问题,不仅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同时,教师还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确保问题既不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乏味,也不过于复杂,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以“多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如让学生计算自己卧室墙面的面积,以便选择合适的壁纸进行装饰。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如“如何测量墙面的长和宽?”“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如果墙面有窗户或门,应该如何调整计算结果?”等问题。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能够引导他们逐步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带入到充满趣味和挑战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授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重要能动性。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创建多样的学习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完成深度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林煜.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18):64-66.
[2]崔月灿.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建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04):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