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生物作为一种具有抽象性、复杂性,且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生物内容的相对广泛,使学生不能对所有知识都掌握得很好,错题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生物学习的缺陷。错题资源作为一种课堂的产物,常常被教师和学生忽视,教师要重视这种教学资源,并对错题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错题原因的分类简述
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如果仅仅在知识本身的层面上纠正,给予正确的答案,则学生还会继续犯错误。因此,高中生物学教师应该从错误现象开始,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并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改正。不仅应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应防止他们犯同样的错误。这即是对学生经常所犯错误展开分析的意义所在。
1.对于审题不够细致
许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不认真地阅读题目和思考问题,在理解清楚试题之前就开始回答问题,或者在不注意问题细节的情况下急于去处理它,这些行为都会导致错误的发生。高考越来越侧重于对审题细致程度的考察。考生应仔细阅读问题,了解试题题目的意图,找到问题的考察关键字,约束条件和隐含的答题提示,并通过阅读,理解,分析和综合来进一步强化相关答题信息。然后,与自身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组合,重构,转换和迁移)的进一步融合思考,以达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2.缺少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维方法
高中的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必须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区分。但是,在分析问题时,由于逻辑不清楚,学生在回答考试问题时经常会犯错误。有时,学生会找到试题的主要内容并理解试题的范围,但是由于自身分析得出的解决方案不正确,最终的答案也是不正确的。例如,在分析花粉组织培养时,学生通常认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相辅相成的。而真实逻辑是:花粉作为雄性植物的生殖因素是由减数分裂产生的,并在有丝分裂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又例如,一些学生认为,光合作用反应无法在黑暗中进行,而实际上ATP和[H]参与了黑暗环境下的反应过程。生物学的基本事实非常复杂,但是当人们学习许多生物学事实时,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总结出某些规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总结了人类学习中最常见的一些现象。实际上,科学家已经为我们总结了当前的生物学以及构成其分支的许多理论。生物学教科书概述了一些定律,并解释了一些生物学事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概念。例如,新陈代谢,繁殖和遗传变异遵循某些规则。特别是,继承的基本法则是重点和难度。为了高效掌握理论指导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必须使用生物学信息来描述生物学现象,解释生物学事实并解决一般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3.表达式不正确
表达的准确性是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日常学习中,考生经常有眼高手低的坏习惯。他们常常认为自己理解并掌握了知识点就可以了,而不重视反复的练习。通过考试后,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学生理解该问题的含义以及要考试的内容,但是不知道该如何以书面形式准确回答,不会组织语言来准确地描述教科书中的原始生物学术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建议学生首先仔细阅读教科书,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使用丰富的生物学术语。其次,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每个提问给出一个简短的答案或做一些特殊的练习。只有在多次反复的表达练习过程中,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和回答问题。
二、利用生物错题资源提高学生的生物反思能力
(一)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由于学生的生物知识储备不足,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分析不够透彻,所以不能很好地对该题型的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还是会出现错误。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将这类题型中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类,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发现自己出错的原因,并且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分析,利用多种途径和不同方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错题对促进学生生物成绩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积极作用,每个学生对同一种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在互帮互助中可以更好地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感受到生物带给他们的学习快乐,也能更好地发现生物教学中的规律,掌握生物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使错题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与价值。
(二)利用错题激发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物习题训练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道错题学生明明已经做过了,也已经掌握了该知识点,可是考试的时候还会犯同样的问题,遇到这类题型时,还是会出现错误。有的学生对此非常疑惑,认为自己明明认真地复习了,为什么还是出现错误呢?其实,学生只是在表面上记住了生物问题中正确的解答形式,却没有把这种形式放入到自己思想中的生物理论框架中,使得知识点只在学生大脑中徘徊,没有与大脑中的框架进行有效的结合。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传授学生生物解题方法时,一定要把该问题的根源以及产生原因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掌握生物教学中的知识点。
(三)要求学生整理错题本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当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科学合理地应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错题资源,让学生整理和收集自己的错题,将其留作课后作业,并写出导致该题出现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还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整理本,方便学生以后经常翻阅与探究,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出现的学习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养成整理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反思,纠正学生对题型的理解偏差,使学生能够在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分析,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吸取教训的同时不断进步,提高生物习题的正确率,促进学生生物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结
总之,由于生物教学具有非常大的抽象性,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将错题资源引用到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深入地认识到自己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在反复的思索中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其生物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新秀高中生生物错题管理现状的调查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张奇.高中生生物错题管理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