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大宗工程材料的集中采购与供应管理建议
张芳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芳芳,. 建筑企业大宗工程材料的集中采购与供应管理建议[J]. 新材料,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8091.
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各项基础建设也得到了稳步推进,施工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变化也很大。传统建筑施工材料采购环节,面对采购方式分散和管理模式粗放,导致采购大宗材料物资中的贪腐和浪费以及造假等现象出现,为了将建筑工程企业采购大宗材料物资流程更好地规范,采购费用降低,采购效率提升,应该有效运用集中采购的模式。
关键词: 建筑企业;大宗工程材料;集中采购;供应管理;现状;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8091
基金资助:

建筑企业大宗工程材料的集中采购工作,无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还是经济效益和长期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1-2]。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也很快,传统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对于现时期企业的需求已经很难满足,有效运用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既能够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采购流程更好地规范,又能够使成本支出减少,从而使建筑企业的经营利润很大程度地提高。

一、建筑企业大宗工程材料的集中采购与供应管理现状

(一)大宗工程材料的集中采购

其一,采购体系不健全,导致采购流程不规范。在大宗材料物资采购中,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属于高频企业,根据建筑施工的各个用途的类型,将材料物资划分为机械配件、结构件、材料以及低消耗品。大宗材料物资既采购量大,种类又多,采购的过程时,采购制度不健全,集中采购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市场变化比较快,材料物资价格浮动也比较快,采购体系欠缺,采购工作中物料合适的采购时机就会错过,导致采购物料成本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地降低。

其二,集中采购大宗材料物资的认知欠缺。采购材料物资,就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用资金在市场上将满足运营发展的资源交换回来,致使建筑工程企业能够顺利地运营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集中采购大宗材料物资,就是运用集中采购,将建筑施工企业获取这些资源的成本降低。从当前来看,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于集中采购大宗物料还有误区,认知欠缺,导致集中采购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二)大宗工程材料的供应管理

其一,支付资金不规范。从当前来看,我国有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上,没有按照合同进行支付资金等现象经常会出现。既容易导致经济纠纷和流失优质供应商,又使建筑施工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受到影响,致使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其二,构建和维系市场关系欠缺。集中采购管理物资中,与市场中的供应商必须建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后续集中采购管理物资工作中,才能够达到互惠互赢,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的资源库才能够完善,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集中采购大宗材料物资管理水平都能够有效地提高。

二、建筑企业大宗工程材料的集中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完善策略

(一)采购观念创新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经济变化也很快,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进行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的过程中,采购观念与时代的要求应该相符合,因此,采购观念必须创新。其一,集中采购物资中,适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模式应该借鉴和运用,将优质的供应材料平台构建起来,致使施工企业内部采购人员能够高度重视集中采购工作,从而使集中采购工作质量有效地提高;其二,建筑工程施工负责人应该高度重视集中采购大宗资料物资,认识到投入采购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强化认知集中采购物料;其三,运用与物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集中采购供应链完善,达到和谐共赢和互惠互利。

(二)采购监管机制建立并完善,规范集中采购流程

其一,监管制度规范采购流程。集中采购大宗材料物资的流程,必须遵循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采购监管机制制定,集中采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注重交流和沟通,致使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地开展。并且采购物资协调性也要控制好。采购人员应该与采购范围调控和要求有机地结合,科学合理地采购。采购形式上应该根据需求,将统一合理的供货招标形式制定出来,各个采购环节都要完善,既要物资质量,又要将投入成本降低,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地提高。

其二,防止采购物料权力太集中。采购物资权力太集中,违规行为就容易出现。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物资保障部门的采购管理制度必须要建立并完善,在建筑工程企业内部将集中采购权责管理机制完善。该机制既具有权力制衡,又具有决策民主,能够使采购物资工作能够规范科学,从而使集中采购物料工作更加透明化。

三、建筑工程企业大宗工程材料的集中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建议

(一)大宗材料物资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大宗材料物资管理比较复杂,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安排人员既要规范化,又要科学化[3-4]。制度人员集中采购物料的流程应该了解和掌握,根据采购物料流程,将建筑施工企业集中采购大宗材料物资的招标机制建立健全,细化工作责任和工作内容,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相关员工的自身职责,致使集中采购物料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从而使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质量有效地提高。

(二)资金运作规范化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集中采购大宗材料物资的资金若想更好地管理,资金结算中心必须构建起来[5-6]。其一,统一管理资金。构建资金结算中心,限制和管理物料的采购资金,按照流程将资金支出,明确支出各项资金,以便相关人员将资金流动情况了解和掌握;其二,由于经常出现拖欠款的现象,相关制度必须建立健全,才能够对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经济行为制约,使其能够按照合同具体地开展工作。对施工企业定期的清理债务工作也能够提醒,以防长期拖欠资金现象不断地发展,致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提高,吸引优秀供应厂商,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可持续地发展。

(三)优化厂家信息资源库

有效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采购物资管理平台构建并完善,以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大宗材料物资的有关信息更加丰富[7-8]。集中采购物料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采购部门将集中采购的信息发布,从而使信息实时共享有效地实现。

另外,分层进行管理也可以实施,逐层地控制供应厂,将物料质量和贷款结算等进行比较,选取质量优的供应商合作。从当前来看,我国第三方招标,具有很多采购信息的平台,并且第三方的信息平台中还具有很多的资料信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与第三方主动进行联系和沟通,致使施工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平台能够联系上第三方平台,采购招标的途径增加,招标时间缩短,成本降低。特别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物资欠缺的情况下,供应厂商来源信息能够尽快得到。

(四)监管体系完善和创新

其一,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集中采购物料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纪检监察部门的管理,达到全方位管理,职责必须详细划分,并且责任落实到人。有条件的,还应该与工资挂钩和考核员工;其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纪检监察部门应该构建起来,开展深层次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并且与建筑工程企业内部员工准则完善纪检制度有机地结合,高度防腐败惩治体系建立健全;其三,开展纪检监察部门,集中采购物料管理工作进行时,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节约物料,以防腐败现象发生。

最近几年,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发展比较快,改进和创新传统采购管理模式,将分散采购方式转变为集中采购大宗材料物资方式,不但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采购物料的成本降低了,而且采购流程也更加完善了,采购管理水平有效地提高了,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封其迪.建筑施工企业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分析[J].中国市场,2021(34):197-198.DOI:10.13939/j.cnki

.zgsc.2021.34.197.

[2]张维.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J].四川建材,2021,47(01):222-223.

[3]何建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与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09):173-174.DOI:10.16844/

j.cnki.cn10-1007/tk.2020.09.084.

[4]刘中平.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研究[J].砖瓦,2020(06):138-139.DOI:10.16001/j.cnki.

1001-6945.2020.06.064.

[5] 郄永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与管理[J].现代商业,2020(11):135-136.DOI:10.14097/j.

cnki.5392/2020.11.062.

[6]穆伟.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解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29-30.

[7]刘玲.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对策与建议[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77-178.DOI:10.

19537/j.cnki.2096-2789.2017.04.113.

[8]刘庆峰.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大宗材料物资集中采购管理[J].时代金融,2017(02):327+3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