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非理性认知方向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建设祖国,有必要对学生的非理性认知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另外,高中化学对开拓学生的科学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学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化学教材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需要学习之外,其中还涉及了很多关于化学的历史知识。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效率,往往会忽视这些资料和信息的讲解与补充,使得学生对化学史的掌握程度不高,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让学生的学习缺乏目的性,不知道学习化学有何作用。如果加强对学生的非理性认知进行引导,教师就更会关注到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史资料,并且还会结合教学情况适当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化学的认知,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
(三)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
众所周知,高中是学生学习关键的阶段,他们会面临着非常大的高考压力,在学习化学课程时,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就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因为学习效果不理想而产生消极的学习心态,这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非理性认知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不被局限于这些复杂的理论知识当中,而是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连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从而使他们可以逐步调整自身的学习心态,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非理性认知方向的策略
(一)锻炼学生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维方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想对学生的非理性认知进行引导,则需要锻炼学生的宏观与微观的思维方式。宏观与微观思维方式属于化学核心素养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核心认知思维方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和深化化学知识,更为深刻地感知物质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维方式,对物质化学变化符号的表达有正确的认知,通过经验积累以及典型实验操作来想象化学模型,实现物质的微观构成,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的推理过程[2]。同时,教师要借助于探究式化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个体逻辑思维的运转。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属于化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涵,要想培养思维需要重视逻辑思维的形成,学生只有在探究中才能够感知逻辑性的化学认知过程,其中包含提出化学问题、预设假定化学知识、合理判断化学预设、提出化学探究方案、实施化学实验、结论的讨论和得出等,这些探究过程都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在探究期间能够不断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从而对所学化学知识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
(二)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素养内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非理性认知进行引导,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化学知识中的素养内涵,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要想明确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需要了解化学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结合课程标准,把化学学科观念以及学科价值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化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素养价值,从而明确化学学科中的核心知识点。变化观念就属于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内容,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推动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素养的全面发展,把素养培养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多探究变量控制方法对于化学反应的调控、电能转化和化学能中的电化学装置等知识内容,同时还要借助于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素养[3]。在每一节的化学教学活动中,由于化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完全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所以教师在制定化学教学目标时,不要只是某一个化学知识点,而是要结合学科主题内容来设定综合性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中的单元、主题、模块、学段等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以此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来设定教学目标,遵循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化与科学化,不要把所有的学科核心素养都纳入教学目标中,而是要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互匹配,防止出现教学目标设定形式化与层面化的教学问题。
(三)结合化学历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化学的发展过程与成千上万的化学家的辛苦努力密不可分。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延伸相关的化学史知识,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对知识和化学家进行探索,形成追求真理的崇高的科学态度,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化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化学家为知识现身的精神,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创新教学理念,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借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实施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现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秋.浅谈学科核心素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J].教育现代化,2020,5(14):344-345.
[2]王巍.浅谈学科核心素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J].名师在线,2019(06):52-53.
[3]朱鹏飞.我国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J].化学教学,2019(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