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样品管理
在取样中,需要按照检测规范和实际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的样本。样品自身的性质对于提高建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具有直接影响。在选取样本时,也应当遵守一定的规范。首先,规定一组材料中的取样应当处于该组材料的不同部位。其次,在采样位置上,应当按照规格中规定的大小对样品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截取,在确保样品数量正确的同时,确保取样方法和手段正确,从而提升样品检测的准确性。如果样品数量过少,且取样方法不正确或取样位置出现错误,则最终检测结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再次,在取样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样品与抽样数量、取样方法之间的关系,实践中应当采取统一的方法进行取样,避免出现误差,或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1.2数据分析及处理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即使样本在具有同一性的情况下,也会因为检测结果不连续出现偏差。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技术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当严格筛选物料种类,适当做出取舍,提高检测工作的合理性。例如,在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如果在检测数据中出现3个及3个以上与平均差相差超过10%的数据,检测人员需要合理剔除这些数据,对其余的平均数据进行计算,确保检测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终获得相对准确的数据。开展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当为待测目标配备合适的检测设备,合理设置检测环境,及时解决检测预备工作中的任何问题,确保检测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1]。为进一步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促使检测结果更有科学性和说服力,检测部门需要对检测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客户需要在两个或两个条件相同的检测实验室中完成同一个样品的检测工作。
1.3市场混乱
针对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机构来看,它们之前往往都为实验室,是在之前的权威研究机构及质检部门等内部构建的实验室。结合相关的数据统计信息,可以看出,我国有着大量的检测机构,几乎在每一个行业中都有一定的渗透。在这之中,绝大多数都同建筑行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因而专业的检测公司在市场中的份额是相对较少的,由于建筑材料检测市场缺乏一定的管理,使得建筑材料检测市场相对混乱。
1.4试验检测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针对大部分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工作者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相关的检测也缺乏规范性,使得整体检测水平不够高[2]。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现阶段广泛存在着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的现象,甚至还有无证上岗的,由于部分单位缺乏对检测工作的关注,还没有健全有关的检测系统,使得部分检测数据出现了偏差,从而对建筑材料检测产生不良影响。
2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检测系统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建设背景下,原材料检测环节的工作也可基于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在质量上取得更进一步的提升。为了体现出检测技术的积极作用,确保原材料检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在前期建立完善的检测系统,通过检测系统各个环节作用的发挥,促使原材料检测工作在具体落实环节取得更为突出的效果。此外,完善的检测系统也是及时发现原材料问题的重要路径。在建筑工程中,检测系统的总体运营水平会直接影响项目质量[3]。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与时俱进”和“解读政策”对于提升检测技术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完善检测系统对于相关检测工作的推进和行业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十分必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2制定科学的抽样方法
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测抽样方案,以提升检测效果。对此,需要从样品的抽取、数量的确定以及最终的检测数据等方面对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进行把控。抽样过程中,应当注重选取材料的完整性和代表性,样品状态和数量对于最终的检测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选取样品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避免出现意外情况[4]。例如,在检测半流质的材料时,要先进行充分搅拌,再存储在干燥、干净的密闭性容器中。实际的取样数量需要根据材料总量确定,完成取样后要保留样本,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存储,并由专门人员保管。此外,还应当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完整记录抽样过程、样品信息、样品状态等重要信息,保证抽样过程有据可循。
2.3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
当前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者还保持着传统检测思维,面对新兴的建筑材料经验不足,使得材料检测工作质量大打折扣。面对这种问题,加强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未来发展的必趋之路。首先,组织定期培训,增加检测水平的专业性。对检测技术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并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特性加以详细讲解,可以让检测技术人员更好地提升专业技术,并且建立考试制度,持证上岗,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的入职门槛。其次,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促使检测技术人员端正工作态度,提升检测工作效率。考核制度的设立可以让检测员工的行为成果与工作目标保持一致[5]。设立相对应的奖惩机制,让检测行业人尽其才,让优秀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还可以激发整体员工潜力,提升部门业绩。再次,提高实践水平,增加检测结果准确性。单位要定期组织模拟检测训练,充分熟悉检测仪器,对于建筑材料的相关检测技术要做到充分掌握,防止在实际材料检测工作中出现错误,在保障材料安全质量的同时又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为后续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2.4使用科学检测设备
在材料检测的条件与程序都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使用更加科学精密的检测仪器可以使检测结果更为专业,对于整体建筑材料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科学先进的设备仪器时要注意好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对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性的稳定[6]。例如在检测水泥的强度以及混凝土的耐性等性能时,荷载速度的快慢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了确保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完成规范规定的荷载加速度,并自动记录、联网传输到服务器,减少中间人为环节,降低风险,使其准确、快速地完成试验。
结束语:
总之,建筑材料会直接影响建筑项目的质量,同时对于提升建筑物使用者的舒适
度和安全性有重要作用。针对建筑材料进场过程来看,材料质检人员应对材料开展全面检查,并结合有关规定进行材料进场的复检,强化建筑材料检测,全面确保材料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迪.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分析[J].居舍,2020(27):37-38.
[2]刘钢.浅析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3):29-30.
[3]高杰,杨岚,张鹤译.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01):69.
[4]王世俊,邹大圣,赵小强,陈登科,攸巧仙.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32):96.
[5]王玲.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09):165.
[6]王亮亮.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