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徐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楠,.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学报,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62.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逐步加快,项目工程的建设体量也在随之扩增,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BIM技术被适时的提出,并在实际的应用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清晰的,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保证项目工程结构的透明化、立体化,不仅有利于降低实际的施工材料成本,还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速度。本文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特征,提出了可执行的应用策略,为维系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特征;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62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信息化,而BIM技术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该技术在结构复杂的施工项目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视化、模拟性、协同性等诸多特性均属于BIM技术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模拟,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快施工进度,使建筑行业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1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特征

1.1 可视化特征

可视化特征是利用BIM软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数据建立一个三维模型,从而以可视化的方式将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直观展示出来,提升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同时便于施工单位通过这个三维模型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或隐患,以便于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返工问题,提高施工风险及安全事故排查能力,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1.2 协调性特征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施工的类型和涉及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这就对各个参建单位之间的技术交底和信息对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情况下,由于技术交底不够充分,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沟通衔接不够顺畅,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拖延了施工进度,而借助BIM技术的协调性特征,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单位纳入一个共同的平台之中,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对称,同时便于各部门开展沟通与协作,为提升施工效率、维护各方权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3 模拟性特征

BIM技术可以依靠三维建模和模拟施工的功能,通过精准的数据模拟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个流程,动态化和直观化地呈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便于施工部门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与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计划更加科学合理,这就使得一些原本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够发现的问题得以提前被发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问题,提升了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率。

1.4 优化性特征

BIM系统可以完整呈现建筑工程建设的各项数据、工程量计算、施工规划与施工进度等信息,通过登录系统就可以全面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情况,便于施工单位对现有的施工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此外,借助BIM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还可以通过分析现有的施工建设数据来评估建筑工程施工的预算、造价和成本情况,以便于施工单位开展成本管控与进度把控工作,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细节。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 完善基于BIM技术的管理保障机制

针对BIM技术的运用,完善施工管理的保障机制,通过深化BIM技术应用与施工管理的紧密衔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质量,这是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的关键。譬如,在制定施工规划的初期阶段,施工单元及管理人员,应针对各部门管理工作要求、施工周期、施工管理标准及施工规范进行细化。并在施工作业的初期阶段,做好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监控,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的施工动态,分析施工现场存在的施工问题。并运用移动设备及计算机绘图软件,将BIM技术模型模拟的施工数据进行反馈,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能在施工现场针对部分施工数据、参数进行比对。

2.2 建立BIM技术应用分析及评估体系

建立BIM技术应用、分析与评估体系的目的在于明确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方向,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管理人员培训能力,使企业能根据BIM技术特点,科学地做好技术优化、技术创新及技术探索,进而确保BIM技术能在多个方面发挥积极管理作用。为此,施工单位应在施工之前,要做好针对施工管理团队的技术培训及技术分析,结合施工管理团队管理工作特性,评估各成员对BIM技术应用能力,并基于团队内部各成员管理工作特长,有针对地开展技术培训及技术优化。

2.3 提升施工管理人员风险控制能力

提升施工人员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将可能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因素纳入BIM技术应用分析,通过三维模型的数据分析,了解各类不同情况下容易产生的施工作业问题,并利用BIM技术制定问题解决方案,能解决施工管理单位风险管理能力有限的问题。例如,在施工作业的前期阶段,施工单位应将施工图纸导入BIM模型,根据三维立体模型分析各个作业流程、各个阶段作业风险及施工阶段管理工作问题,结合未来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制订施工管理工作策略。

2.4 增加BIM技术内容的丰富性

BIM技术内容相对较为丰富,不同的BIM软件赋予的技术功能各项不同。为更好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BIM技术应用能力,施工管理人员应增加BIM技术内容的丰富性,通过分析不同BIM软件的技术优势及技术特性,科学地做好施工管理协调。所以,不同BIM软件其技术优势不尽相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BIM技术的运用,必须考虑不同场景下的BIM技术使用需求,结合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及工程建设特点,合理地进行BIM软件的选用,进而通过增加BIM技术内容,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

2.5 强化BIM技术应用的施工管理联动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BIM技术的运用不应单一地强调BIM技术特性,而要根据当前施工管理工作现状,做好施工管理联动机制的建设,通过搭建多元化管理服务平台及强化施工管理对于BIM技术的优化,使BIM技术能真正意义融入施工管理体系。例如,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应通过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针对施工材料、施工预案、施工管理方案进行报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是建筑史上的革新,它对改变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模式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去,能有效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建筑施工模式和施工管理模式,使施工作业与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BIM技术的数据共享能力还增强了施工过程中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效率,使施工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起到了明显的增值作用。

参考文献:

[1]邹镜亮.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冶金管理,2022(09):82-84.

[2]陈晶晶,崔蓬勃.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9(04):151-153.

[3]段怡慧.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2(08):102-104.

[4]孙大鹏.BIM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4):57-59.

[5]李志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2(01):83-85.

[6]孙剑锋,张先发.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10):96-9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