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的兴起让建筑材料公司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建筑材料公司的数量呈现出逐渐上涨的趋势。现代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各种各样的新型建筑材料涌入市场中,这些建筑材料本身所包含的化学物质种类丰富,其中一部分化学物质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大部分是微量且慢性的毒性作用,这就导致长期工作在建筑材料公司的员工面临着严重的健康威胁。由于长时间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工作人员很有可能患上某些职业病,给自身和家庭带来负担和损失[1]。本文聚焦于国内某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其主要业务是生产页岩多孔砖,在一定程度上讲,这种材料具有节能、省料,降低能源消耗,强度高、保温、隔热、隔音等特点,但是近期研究结果显示,页岩多孔砖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会在人体内累积,继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损伤和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以该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场所中会导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进行了全面地检测,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 . 1 对象
选取了国内某家生产建筑材料的公司作为检测对象,该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一种页岩多孔砖。研究人员主要对生产建筑材料的车间进行了实地的检测,结合检测结果来确定生产车间内部存在的可能对工作人员健康产生威胁的因素,并了解其产生影响的主要方式。
1 . 2 检测内容和方法
研究人员使用专业的采样器,三种型号不同的粉尘采样器、一种型号的积分声级计以及一种型号的一氧化碳测定仪。该建筑材料公司生产的建筑材料主要为页岩多孔砖,因此检测的粉尘主要为矽尘,该物质使用粉尘采样器进行检测。页岩多孔砖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一氧化碳的产生,避免工作人员出现中毒反应,使用一氧化碳测定仪对一氧化碳进行检测。生产车间存在大型机器,后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采用积分声级计测量生产车间中的噪声等级[2]。
2 检测结果
2 . 1 粉尘浓度测定
矽尘是该建筑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存在的主要粉尘,通过专业的粉尘浓度测定,研究人员确定了生产车间投料岗和破碎岗两个岗位的矽尘浓度。检测值的比较标准参考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其中对工作场所中的矽尘浓度最高限度值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比结果显示,两个岗位的矽尘浓度超过了限值要求。研究人员对两个岗位的矽尘浓度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得到了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投料岗对应数值分别为矽尘(总尘)1.36mg/m³和矽尘(呼尘)1.01mg/m³,略高于限制数值(1.4倍和1.4倍);破碎岗对应的数值分别为3.83和1.39mg/m³,高于限制数值数倍(3.8倍和2.0倍)。根据有关部门颁布的关于工作场所中危害健康因素的标准,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矽尘浓度不能超过最高限度的3倍[3]。
2 . 2 一氧化碳浓度测定
研究人员对该建筑材料公司工作场所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了检测,主要监测的场所为烧成窑车间,该地点最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且需要工作人员长期处烧成窑附近。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的标准主要参考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该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工作场所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最高限度。对烧成窑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以及短时间接触浓度进行了计算,发现两指标均在规定范围之内,参考标准为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卫生标中对于一氧化碳浓度的规定。
2 . 3 环境噪声测量
研究人员对该建筑材料公司工作场所中的环境噪声进行了测量,具体选择了三个测量场所,分别是破碎车间的破碎岗、制坯车间的制坯岗以及烧成窑车间的烧成窑岗。三个测量场所的噪声测量值对比分析的标准主要参考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该文件对工作场所中的噪声最高限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比结果显示,三个测量场所的噪声测量值均未超过规定范限度。
3 结论
矽尘、一氧化碳和噪声这三个因素是该公司生产场所中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主要因素。三种因素均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罹患职业病,其中破碎岗的矽尘浓度严重超标,对于工作人员健康的威胁最大。
4 建议
首先,该建筑材料公司必须尽快解决生产车间破碎岗的粉尘浓度超标问题,该岗位的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矽尘,长久以为容易产生肺病。公司应该在生产设备上安装除尘器,建议使用布袋式除尘器,从而减少机器生产过程中粉尘的产生。此外,该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佩戴高质量的呼吸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其次,烧成窑车间的一氧化碳浓度偏高,虽然未超标但是依旧存在隐患和风险,公司应该做好烧成窑车间的通风工作,安装灵敏的警报装置。最后,公司应该为每位工作人员配备高质量的防噪音用品,并且定期进行清洁和更换。
总而言之,建筑材料公司不可避免地需要生产会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建筑材料,公司应该定期进行危害因素检测,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防护,最大程度上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公司也可以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宣传讲座,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开友, 秦文华, 王超洋. 电渣重熔车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8, 31(3):3.
[2]王炜, 程茂定, 屠鹃,等. 某薄膜制造企业生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8, 17(5):4.
[3]阙凌云, 李宾, 金蕾. 2019年海南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20, 3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