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化学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根据主题意义整合
根据单元内容的主题意义对学科知识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较好地发挥化学教学的不同效能。或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或是认识自认世界、或是提高实验技能、或是训练创造性思维。比如把教材中多处的化学对生活的重要作用的内容集中起来展开教学,能够集中凸显化学的学习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化学学习的实效性。
(二)根据化学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整合
虽然新教材中对于学科知识的框架考虑要少一些,但是我们知道,学科知识,尤其是自然学科知识总是有其内部的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等,这些规律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在以主题为主的“大单元”整合基础上,也要保证学科知识系统的不断条、无撕裂,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不至于零散无序。要努力形成可以随意提取、模块显示、方便运用自动化的知识框架[1]。比如在初中化学有物质这一概念。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微观组成是分子或离子;分子的构成是原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取决于元素性质和分子结构;探究物质变化时则涉及化合价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抽象科学。上述内容从知识结构上就是一个特大单元,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集中教学或集中复习。
(三)根据学生学习方式整合“大单元”化学学习方式
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个,如实验、计算、猜想、推论、演绎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把要教学的学习内容整合成新的单元。譬如教材中有很多的实验,我们可以分别利用起始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对可能涉及的实验做统一学习。这样可以集中帮助孩子接触实验器具、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观察方法等。有关计算的问题也可以整合为一个大的单元做集中训练。
(四)根据学情整合“大单元”
每节课上,学生看似总是相同的人群,但是每天这些学生的阅历都在增长、知识面都在拓宽、思维能力都在增强,所以每一天的学情其实都是在变化着。当然也因为教学内容的变化或者教学方式的转变,导致每节课都不是上一节课的重复。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些学情变化,根据不同的“大单元”实际学情,确定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重难点。比如初中化学的起始时期要重视兴趣的培养,在中后期,则要注重许多化学抽象理论的理解和抽象的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复习阶段就要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和概括。虽然课堂上教师是主导,但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情要与学生的学情相配套。
二、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究
(一)采取多元化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
与小学生相比,由于知识储备量以及见识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初中生对新知识以及新事物的好奇心不强。如果在正式开始讲授新课前,教师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导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好奇心则很难得到有效调动。而有效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学习热情也能得到有效激发,进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始终跟随教师的思路,对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析[2]。而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结合单元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是化学核心素养落实的必然需求,也是撬动化学课堂改革的支点。教师在以单元为内容对学生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单元内容进行系统化梳理,让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意义及内涵。还应重点关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明确单元教学的开展路径。而在开展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还应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开展课堂导入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初始环节,就可以了解到整个单元的化学知识学习内容。
(二)加大对单元教学的重视程度
表面上看,教材中每一个化学知识点都是独立存在的,而实际上许多化学知识关联性较强。因此,教材编纂者会将具有关联性的内容进行整合,这会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到每一个类别的化学知识,也可以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相关的化学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要真正做到以单元为单位,明确不同单元的实际教学要求。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教师教学组织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整体教材结构的构成来讲,单元知识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想真正学好化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就要紧紧跟随教师的思路,学懂、学透每一个单元的知识,这也是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素养提升的关键。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化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大纲,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学科知识进行考量,而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深入单元内容的教学,体现教学过程的细致性。
(三)重视阶段小结以及活动交流的环节
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结以及活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单元知识的学习结束后,更需要加大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小结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突出本节课的中难点知识,而学生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相互启发,进而达到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的目的[3]。例如,在“酸和碱”知识内容的课后小结以及活动交流环节就有学生提出了现阶段常见的酸雨问题,进而很好地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与我们所生活的外部环境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发表自身的观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化学思辨素养,这拓展了学生的化学知识面。
三、结语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单元敦学强调整个单元的争习围绕教学主题开展,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卖验探究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核心知识。主题引领下的单元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增强,其学科思维、探究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芸芸,徐新,李争鸣.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20(20).
[2]陈显春.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4).
[3]段戴平,林长春.对化学教学模式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