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早期肠内营养中经鼻肠管开展支持治疗,可对机体营养状况予以良好维持,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并提升手术耐受力【1】。而在提供此类营养干预期间,还需对患者采取有效临床护理措施加以干预,以提升整体疗效,减少各种并发症,提升手术质量,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情况【2-3】。因此本文对象以80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即探讨了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现做下述阐述: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对象以80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患者各项信息经统计软件处理:研究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区间26-55岁,统计均值(38.3±2.5)岁。参照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区间26-55岁,统计均值(38.2±2.1)岁。经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显示,各组对比结果P值>0.05,可比。
1.2方法
所有对象均接受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对患者所需营养素根据体质量进行计算,在患者术后3-4d开始肠蠕动后,将生理盐水输入500mL,开展适应性关注,经输液泵进行,速率为30mL/h,对其耐受与否进行观察,之后输注营养,逐步递增输入剂量,直至125-130mL/,期间注意对大便性状和次数进行观察,以此指导调节输注浓度和速度。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即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营养液输注等。基于前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具体为:(1)口腔护理:即良好护理患者嘴唇、牙齿、口腔等。口腔护理需2次/d,为避免嘴唇脱水,需定时漱口。(2)鼻部护理:对导管胶布定时更换,1次/d,对鼻腔定时采取生理盐水清洗,注意操作轻柔,以防导致患者打喷嚏或呕吐。(3)管饲护理:即首先合理选择营养液,操作期间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注意对输注速度合理控制,结束或开始鼻饲前需冲洗导管,以防堵塞等。(4)并发症护理: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观察,输注期间观察其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以减少并发症或降低其不良影响。
1.3评价指标
比较2组并发症率及恢复情况(包括住院及置管时间)。
1.4分析数据
所得数据由专业人员分析处理,工具为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计数等资料分别用、t检验数据差异,分别用“x̄±s”和(%)表示,当P<0.05时,统计差异满足要求。
结果
2.1对比2组并发症率
表1中所示,2组对比并发症率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
表1对比2组并发症率[例(%)]
表2中所示,2组对比住院及置管时间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2.2对比2组恢复情况
表2对比2组恢复情况(x̄±s,d)
讨论
在临床上,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效果十分显著,其优势在于费用较低、实施方便,且术后营养干预的开展,可进一步提升手术疗效,从而促进其机体恢复【4】。而在实施此种营养支持疗法时,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问题,所以要求做好相应的临床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针对此类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涉及鼻部护理、口腔护理、管饲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其中口腔的护理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以防其发生脱水情况;鼻部的护理可减少患者鼻部刺激,可妥善固定导管,以防脱落或扭曲;管饲护理可确保操作无菌,可合理控制输注速度,并预防异常情况;并发症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其发生腹胀、腹泻、呕吐等事件,可保障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改善其病情,促进其康复【5】。本文结果显示,2组对比并发症率、住院及置管时间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可见,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加强综合护理发挥着极大的优势和作用。
综上,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加强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即可减少各种并发症,且可缩短住院及置管时间,利于患者恢复,可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史延丽.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39-240.
[2]张琦,丁飚.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22(5):450-451.
[3]陶飞雪,骆小庆,傅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见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4):2276-2279.
[4]黄梦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镇痛药物联合镇痛效果的观察和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79-80.
[5]赵惠英,汪欣,徐海娟, 等.右半结肠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7,16(2):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