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生物资源,科学合理研究菌种保藏方法,成为微生物检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菌种保藏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菌种特性以及保藏设备条件等因素,选择出科学完善的菌种保藏方法,以此满足菌种纯度、活性等方面的药品检验需求。因菌种保藏方法具有着多样性,科学合理掌握各类菌种保藏方法的特点,方可以为技术人员科学合理选用保藏方法奠定坚实基础。
1药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保藏意义与原理
药品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是借助微生物的生理及生化特点间的差异性,人为性地创造缺氧、低温、干燥条件,以此拖慢微生物新陈代谢速度,保证微生物生命活动处于停滞休眠状态,并提高微生物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从保藏意义来看,科学合理选用药品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可以确保检验微生物菌种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性状与活力,防止菌种死亡变异或被污染,进而为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首先 ,科学合理选用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进行保藏,最好将它们的休眠体保藏起来。其次,为菌种营造良好的人为环境。比如,在人为干预下为菌种营造干燥、低温、缺氧环境,防止菌种微生物过快进行新陈代谢,并使其处于抑制休眠状态。最后,科学合理选用菌种保藏方法,并保证菌种保存方法的多样性,以此提高微生物菌种保藏质量。
2药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保藏方法
2.1 斜面低温保藏法
从目前工作来看,此项保藏方法在现实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依托此项菌种保藏方法,工作人员将菌种培养到斜面培养基中,在菌种覆盖整个斜面后,将其放到温度为4℃的冰箱中保藏。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相同的方法对菌种进行多次转培养,以此达到良好的保藏成效。
此项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着诸多应用优势。比如,便于多菌种短期保藏,操作简便,对设备性能要求低,菌种存活率高等。与此同时,此项保藏方法也具有着一定的限制。因此项方法的保存期间一般为1~6个月,不易被应用到长期保藏中,且对温度控制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保藏中的菌种仍具有一定的代谢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菌种活性。此外,在培养菌种的过程中,极易导致菌种变异并诱发感染等问题。
2.2石蜡油封藏法
此项菌种保藏方法是将培养成熟的菌种斜面运用无菌处理或者蒸发方式,将菌种中的水分石蜡去除,并做好斜面封存工作。对于石蜡层的厚度,需要高出培养斜面顶端大约一厘米,将培养菌种与空气完全隔绝,在封存工作完成后运用硅胶或者固体石蜡做好口部密封工作,并将其垂直摆放到温度在4℃的冰箱中。
从应用实践来看,此项菌种保藏方法采用了低温与阻断氧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养菌种的活性,有效延长了菌种保存时间。此项方法多被应用于长期菌种保存中,多被应用到保存年限为1~2年的菌种保藏工作中。
2.3 定期移植法
此项保存方法是依托传代培养方式来达到保藏目的。常见的培养方法具有着多样性,主要包括斜面培养、穿刺培养、液体培养等。结合菌种生存特性,选择出相对应的培养方法。相较于前两种菌种保藏方法,定期移植法具有着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在培养前,工作人员需要将菌种接种到适宜的环境中,并有效规避环境因素改变而诱发菌种遗传物质改变并导致性状改变,在生长状态符合相关规定后,于4~6℃温度环境下进行间隔一定时间的保存,并继续展开传代培养。从菌种保藏时间来看,保藏时间因菌种或微生物类别不同而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在实际操作中,此项保藏方法操作便捷且易于提取。然而,因需要多次进行移种培养,且培养过程中微生物菌种难免会与外部环境相接触,进而出现变异问题。在长期保存条件下,此项保障方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为了降低实验成本,此项方法多被应用到短期性的菌种保藏中。
3.3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
此项保藏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将包含菌种的悬液倒入保存瓶中,在低温状态下促使其快速凝冻,随后将其放在低空状态下抽成真空,使其中的水分得以升华,留下干燥的固体菌种。通过将处理完的菌种存放到低温环境中,确保菌种处于休眠状态,进而为后续长期保存营造良好条件。在实际应用中,技术操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低温、干燥、阻断氧气等因素,充分发挥出此项保藏方法的时间优势。从应用实践来看,冷藏真空干燥保藏法可以用来保存5~15年的菌种,且在保存期间菌种不易发生变异,具有着较高的存活率。在保藏环节,此项方法无需占用过大的保藏空间,但是操作过程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与冻干机等设备。
3.4沙土管保藏法
此种保藏方法需要技术人员借助吸铁石将河沙中的铁质有效去除,并将其浸泡在10%的盐酸中,在浸泡24小时后,对其进行清洗操作,直至清洗至中性,再对其进行烘干备用。与此同时,要选取地表以下40厘米到60厘米深度的非耕作、贫瘠的低粘性土,并对其进行过筛后,清洗至中性,并烘干待用。处理后的河沙与土质以2:1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将其放入试管中,高度约一厘米,借助棉签实施密封操作,随后进行湿热灭菌,戴无菌检验合格后方可以投入使用。
从保藏温度来看,此项方法需要在检验合格后密封到4~6摄氏度的温箱中,且每隔6个月执行验证一次。从应用情况来看,此项保藏方法操作简便,多被应用到产孢子与芽孢菌种保藏工作中,保藏时间一般为两年。此外,在真空干燥环节,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干法接种对放线菌与部分真菌孢子执行保藏操作。
4结束语
总之,高质量的菌种保藏工作可以为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营造良好的条件。因药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类型与性能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菌种保藏单位应结合菌种特性与自身设备情况,选择出科学完善的保存方法,从整体上保证菌种的纯度与活性,进而有效满足实际检验工作需要。以上内容从药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保藏原理与常见的品种保藏方法进行了相应分析。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或者帮助。
参考文献:
[1] 徐莹.药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保藏方法[J].检验检疫学刊,2019(1):73-74.
[2] 韩映晨,崔铉,安贤兰,等.浅谈药品微生物检验用菌种保藏方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