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以课间营养餐为载体提升农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
李橄 符文祥 尚珊珊 李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橄 符文祥 尚珊珊 李军,. 浅谈如何以课间营养餐为载体提升农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1.
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得不断增强,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如今开设校园营养餐活动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学生的温饱问题,更是为了学生均衡学生的营养,让学生健康成长。可如今课件营养餐活动在我校具体事实过程中,出现了差强人意的一面,为了让营养餐的目的灌输于学生,为了挖掘出课间营养餐的深层次教育意义,发挥课件营养餐的育人功能,进而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健康型人才!
关键词: 课间营养餐;中小学生;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1.157011
基金资助:

朱镕基总理在199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改善国民营养水平和健康素质,自那时起,朱镕基总理就一直关注我国偏远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营养水平,并于2013年捐赠其全部著书版税设立实事助学基金会为我们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丹青中心完全小学、丹青中学、河溪中学3所学校学生营养改善,每天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份面包的课间营养餐。然而学生对营养餐的不正确认识、理解和浪费,极大地背离了朱镕基总理在农村中小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初衷,作为受资助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谈一些我的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认识度不够

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份面包,相比起湘西日常的吃食味道较为清淡,刚开始吃的一两天还新鲜感十足,可日子一久问题就出来了,一方面学生受不了这种一层不变的就餐模式,产生了厌食情绪,出现了随意丢弃、浪费粮食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对吃食的卫生方面的意识较弱,比起营养餐更倾向于麻辣及油炸食品,营养餐的拒绝,垃圾食品的接受导致学生营养失衡。

2.学生的行为习惯差

出于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失衡,学校教育的疏忽,学生自我意识较差,许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养餐发放到桌上,学生顺手就抓起来吃,营养进入了口腔,细菌也进入了口腔,导致孩子们的身体安全也遭受了病毒的威胁。

3.学校的机制不健全

虽然每天早上,当日分餐教师都会根据各班人数分餐和煮熟鸡蛋,下课后各班班主任引导各班学生领餐到教室就餐,但学校没有健全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质对就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导致有些学生在就餐过程中鸡蛋乱扔、牛奶乱挤现象无人及时正确引导,甚至出现了用牛奶、鸡蛋打闹的现象,而且学校对学生营养健康方面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对课间营养餐的认识不够。

二、解决的对策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9月在北京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纵观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在实施课间营养餐的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课间营养餐的育人功能,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一)实施课间营养餐,促进对农村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饮水思源,喝水要想想水的来路,吃了营养餐要思考一下它的来源。每人一个鸡蛋,一瓶牛奶,一份饼干,看似小小,实则巨大。试想一人一天4元,一年200天,一人一年800元,我校200名学生一年160000元,那所有学校一年要多少钱,那将是一笔多大的资金啊!朱镕基老总理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多少!我们是学生,我们有思想,我们有感情,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谢朱爷爷对我们的关爱,感谢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关爱。可利用学期初的开学典礼,全校师生一起在大礼堂观看《朱镕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实录》,学习老总理的从容不迫 、机智应对中外记者的问题,树立将来自己也要成为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把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的美好信念!

(二)实施课间营养餐,培养农村中小学生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

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对营养知识了解不够,对营养餐的认识有误区。因此学校应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倡导教师积极关注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供餐环节中向学生渗透健康教育、德育等,利用每周五的班会课,召开以营养餐为内容的健康卫生知识专项学习:学习《牛奶的营养知识》、《喝牛奶的益处》、《儿童吃早餐的重要性》、《学生食用蛋奶注意事项》、《哪些人不宜喝牛奶》、《常见食物相克一览》等,掌握正确的饮用方法,学到了常见的食物禁忌知识,确保了食用安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使学生正确认识营养改善的重要性,改变观念,提升健康意识;集中开展了健康卫生习惯的专项实践教育:组织开展饮食卫生健康知识、告别生活陋习的手抄报、漫画、营养餐征文、演讲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安全食用营养餐常识,达到了营养餐强身健体育人的多重作用,同时学会感恩,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三)实施课间营养餐,培养农村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强调: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要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一辈子也用不尽。因此,坚持在课间营养餐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农村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学校提出课间营养餐具体实施步骤,规范学生就餐行为

为了保证学生进入食堂吃营养餐有序不乱,在做完课间操后,全校学生在轻音乐的歌声中,有序排队一个接一个走直线,不说话,来到食堂外的洗手池边,按照五步洗手法认真洗手,然后有序的走到已经编排好的座位上,端做好,保持绝对安静等待所有人进入食堂,学生主持人在所有学生都进入食堂就坐后,开始我们两周一换的感恩诗句背诵,最后才是学生在纯音乐《跪羊图》的音乐中,愉快、开心的就餐,就餐结束后,学生按照刚开始进来的秩序有序退出食堂,各班值日学生清理垃圾、回收部分学生剩余的营养餐,有效避免浪费。

2.学校制定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规范评价考核机制,监督学生行为

加强考核评估,实行奖优罚劣,哪一环节出现问题追究哪一环节的责任,同时把考核结果与班级考核挂钩和教师考核挂钩。每天值班行政必须到岗陪餐,监督、检查各班班主任是否到现场维持、管理本班学生营养餐就餐秩序,并及时针对学生营养餐工作进行指导和安排,学生如有浪费或违法纪律的行为,马上记录并扣班级管理分。

(四)实施课间营养餐,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创新能力

课间营养餐就餐过后,我们同学们留下了许多垃圾——牛奶包装盒、鸡蛋皮等,这些垃圾将给我们农村生活带来许多污染。这时,学校可以利用我1们每年一度的科技创新活动,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宣传、分享牛奶盒、鸡蛋皮变废为宝的知识和用法,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牛奶盒、鸡蛋皮设计制作DIY小物件,分享创意金点子,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农村中小学生的低认知和欠缺正确对的监督和引导,导致养成了不良习惯后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以课间营养餐为载体,抓住提升核心素养的关键期,抓早、抓细、抓实,以贯彻守则规范为依托,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惜福感恩的良好社会品质、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将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同学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吴笛;《农村小学生营养计划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G];[C];20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