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需要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高校录取中纳入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后,高中教育尤其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活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新课程改革强调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挖掘学生潜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强化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明白生活化学现象中蕴含的知识理论。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没能认识到这点,觉得化学学习的目标就是获得好成绩,以致一些学生不明白化学学科的价值。
(二)化学教学素材过于陈旧
大部分化学教师授课时选择的素材、情境都来自教材,很少使用教材以外的化学素材,主要因为教材以外存在素材来源渠道少、素材真实性难以辨别、素材内容不符合学生学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不少教师依然沿用以前的化学情境素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
(三)学生学习方式存在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不善于主动思考,习惯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缺少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日常的学习方式主要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不总结错题的成因,课堂上也不善于提问与探究,无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考试是驱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也能直接引导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当前,高中课程教学考核普遍是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综合评价模式,但无论是平时还是期末,考核的内容较为侧重“记忆性”的考查,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自然也不会愿意在“高阶性、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上花过多精力。
(四)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仍将理论讲授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显示出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当,其没有认识到新高考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特别考查要求,这使教师的教学难以真正做到切实有效,学生的能力发展也受到了阻碍。在复习教学中同样是如此,很多教师仍然在采用理论讲授法主导复习教学,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得不到体现。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注重化学思政课堂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同时也要借助化学学科对学生开展思政引导,促使学生能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5]。在新高考改革下,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活动,不仅是对化学教学的改革创新,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化学学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十分紧密的关联,但是很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习惯于死记硬背,特别是一些化学公式、反应方程式,会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学习压力很大,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学习主动性不强。高中化学教师在构建化学思政课堂时,可以将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从生活中领悟到化学知识的价值,体会到化学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引入这样的情景:女生常用的香水、化妆品中有很多成分都与有机化学相关,大家知道什么是有机化学吗?有机化学对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问题来激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应用化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联系高考要求,调整教学重心
当前,高考改革的进行不但带来了教学内容的转变,也带来了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从传统的大班教学,转换为当前的走班制教学。在此背景下,任课教师需要能承担一部分过去班主任的教学职责,维护好教学的秩序。除此之外,新高考的考查方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愈发强调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与其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契合高考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例如,在进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要进行调整。在过去,由于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实现知识掌握,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大多会围绕相关的知识进行教学,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在当前,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则强化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设置问题悬疑,让学生围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或“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有哪些”两点设计实验,展开探究。
(三)构建线上空间,拓宽学习渠道
传统的化学学习一般在课堂的几十分钟之内进行,使班级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学习路径单一、学习渠道单一,这导致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地结合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通过构建线上学习平台,不断丰富学生学习渠道、开阔学习视野,服务课程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达成。例如,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空间的搭建,设计“基础知识学习”“拓展知识学习”“实验内容学习”“线上互动交流”等基本模块,并结合这些模块的属性积极地为学生制作和更新线上学习资源,同时积极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灵活和有选择的学习。如让学生借助“实验内容学习”模块资源,积极地学习实验教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实验的结果等内容。教师可以积极地借助线上直播、推送公众号推送、群组交流等方式,及时地发现不同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同时积极地给予学生线上学习指引,破解学生线上学习瓶颈,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益,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
(四)合理回顾实验,引导学生复习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高考的考验,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构建有效的实验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复习。鉴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键的实验,安排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操实验,其余的一些实验,教师则可以尝试开展模拟实验。除此之外,为了纠正学生对实验的一些不当认知,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验的录像,让学生对其中的实验操作进行纠错,强化其理解与记忆。例如,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常考的实验操作环节,为学生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其中,教师就要能重点为学生展示加热相关反应中气阀关闭顺序的操作,引导学生回顾操作先后的依据,使学生明确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几个关键原则,并从原则出发,引申到实际的习题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改革不仅对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模式带来了很大影响。对高中化学教师而言,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指引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化学领域中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小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7(9):75.
[2]安雪.基于新高考背景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明日,2021(13):1.
[3]谢渊德.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2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