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
​钟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钟文,. 泰国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J]. 金融研究杂志,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3.
摘要: 东盟地区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经贸合作越来越密切。泰国是在东盟国家中经济水平处于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梯队经济体,其金融市场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本文分别对泰国金融市场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银行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并对泰国金融市场未来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泰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泰国证券交易所
DOI:10.12721/ccn.2024.157063
基金资助:

1.引言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贸易合作越来越密切。泰国是在东盟国家中经济水平处于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梯队经济体,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开始不断走向金融自由化。泰国的金融市场主要由银行主导,商业银行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加深和推广,泰国的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获得了长足进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泰国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政府积极推动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泰国的制造业开始发展,到了八十年代,泰国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泰国政府放宽了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监管,鼓励外资进入股市,以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扩张,鼓励金融市场开放,但这也成为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这场金融危机也对泰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后泰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结构调整措施,以重振经济。近年来,泰国经济在逐步恢复,资本市场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不少投资者开始瞄准泰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

在本文后续小节中,首先阐述了泰国金融市场具有主导地位的银行业,然后按市场划分,分别阐述了泰国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以及其他市场。

2.泰国的银行市场

泰国的金融市场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市场,银行是主要的间接融资渠道,是企业部门至关重要的资金来源。泰国的银行业始于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泰国,商业银行主要由华人家族把控,有王室或军队控股,华人银行通过与军方建立政治互惠关系,限制了私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发展,从而巩固了银行集团的垄断地位,因此相较于外资银行,当地华人家族银行在泰国更受欢迎。泰国商业银行施行混业经营制,由泰国银行(bank of Thailand,BOT)监管,规模最大的四家全能银行(盘古银行、泰京银行、泰华农民银行、汇商银行)占据了三分之二的资产份额。

泰国早期施行的是封闭的金融政策,因此本土银行业便成为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直至1939年,泰国才成立了属于政府的中央银行——国家银行局(后更名为泰国银行)。

20世纪80年代后期,泰国开始了金融自由化进程,泰国政府施行了包括放宽外汇管制、利率自由化、成立曼谷国际银行离岸设施(BIBF)等政策措施。例如,1989年、1990年陆续宣布取消一年期以上、一年期和一年期以下的存款利率9.5%的上限,使国内存款利率实现全面自由浮动,1992年又将储蓄存款利率12%的上限撤销,不仅如此还放松了对商业银行的限制,允许其扩展业务。1992年商业银行被允许作为经纪代理商出售政府债券、国营企业债券,还可以经营投资咨询服务。在泰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里,华人和政府主导的传统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仍然保持,而BIBF的利率优惠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这使得银行借贷规模迅速扩大。1994年泰国政府宣布向5家外资银行发放牌照,这表明由国内银行垄断的局面被打破,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获得了大幅提升。

1997年到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泰国银行业为填补国内融资缺口,借入大量外债,泰铢大幅贬值,造成了银行业遭受巨额损失,不良贷款率大幅增加,资产规模大幅缩减。在1997年至2000年期间,泰国银行业累计亏损高达7963亿泰铢。

在此之后泰国吸取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对国内银行业和整个金融系统进行系统性改革,完善金融制度,加强对流入资金的监管,消除投机漏洞,同时着力发展国内资本市场,从而提高泰国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2006年泰国关闭了BIBF,BIBF被认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热钱流入泰国的主要渠道。近年来,随着泰国银行业的经营区域多元化,其对实体经济的投入逐渐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弱。到2009年,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已经占总收入的25%。

3.泰国的资本市场概述

除了银行业,泰国金融市场两大组成部分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它们是泰国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它们也是泰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泰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场所均为泰国证券交易所(Security Exchange of Thailand,SET)。此外泰国资本市场还包括衍生品交易市场、基金市场等。

对于资本市场监管,泰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SEC)是泰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负责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以确保资本市场的公平发展和运营效率。SEC的职责包括监督、促进和发展泰国证券市场,并努力保持其长期稳定发展,同时提升泰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4.泰国的股票市场

泰国股票市场由泰国证券交易所(Security Exchange of Thailand,SET)和另类投资市场(Market for Alternative Investment,MAI)组成,其中SET为主板市场,MAI为二板市场。泰国股票初级市场IPO或增发股票施行的是审批制,上市公司需要经过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查和核准后才能在SET上市。泰国的二板市场——另类投资市场(MAI)成立于2003年,主要面向中小企业。

泰国证券市场相对于国际化和成熟度较高的新加坡证券市场来说,发展程度稍低,但具有较大的成长潜力。相比于银行业,泰国的股票市场发展较晚,泰国最早的股票交易所于1962年由私人合伙成立。然而,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投资者对股市不甚了解而未能成功发展下去,最终导致交易所停止交易。在泰国第二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7-1971年)实行期间,政府确定这了建立证券市场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974年泰国通过了证券交易所法,随后泰国主板市场——泰国证券交易所(SET)于1975年4月开始正式运营,从事与证券交易有关的业务,如票据交换、证券保管。

SET成立的最初十年里,股票交易规模较小,而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金融自由化时期,股票市场开始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SET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1993-1994年期间,SET指数急剧上升最高超过了1700点。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来临使泰国股市遭受重创,陷入了更深的衰退。泰国股市虽然在金融危机后有所复苏,但在危机后的一段时间内整体上仍然持续低迷。2007-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蔓延,这不仅对泰国的支柱产业——出口业和旅游业打击严重,还对好不容易略显起色的股市造成了严重影响。次贷危机导致外国金融机构和企业陷入困境,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外投资者纷纷出售海外资产以回笼资金,这导致泰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多次外资大量抛售股票的情况。仅2008年8月,外国投资者就在泰国股市净卖出了113.6亿泰铢的股票,到了2009年1月SET指数已经低于500点。

5.泰国的债券市场

在泰国的企业除了通过银行贷款、上市融资,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泰国债券市场的前身是泰国债券交易中心(Thai BDC),2005年更名为泰国债券交易协会(Thai BMA),是债券市场投资者的交易平台,是提供各种债券交易信息、具有较强自律性的债券交易管理机构。截至2020年底,泰国国内债券市场规模为141330亿泰铢。

泰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泰国的股票市场规模是债券市场的5倍多。泰国的债券市场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非居民发行的泰铢债券。政府债券又可分为政府债券、国库券、国有企业债券和国家机构债券。

泰国债券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当时泰国皇家政府向欧洲投资者发售,了100万英镑的债券,用于铁路项目的发展。随后,在1928年,泰国通过企业债权法,进一步规范了债券市场。直到1993年,泰国财政部发行了第一支国内政府债券,标志着泰国债券市场的正式诞生。早期的泰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较低,而且政府债券主要由商业银行持有。在金融自由化时期,泰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并不显著,这是因为政府在这一时期财政盈余较高,没有发行债券的需要,已有的债券市场上缺乏政府债券提供无风险利率,作为企业债券定价的基准。此外,在1992年证券交易法颁布之前,私营企业被禁止发行债券,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政府出于振作经济和挽救金融机构的需要,大量向外拨款,因此为了填补财政赤字,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债券,这大大促进了泰国债券市场的发展。1997年,泰国发行了1915亿泰铢的储蓄债券,占当年债券发行总量的68.1%。可以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泰国债券市场的被动崛起是必然的。

6.其他市场

衍生产品市场是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市场,这些产品的价格取决于标的资产,包括货币、股票、债券、大宗商品或农产品等。衍生产品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管理汇率、利率或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泰国衍生品市场是泰国证券交易所(SET)根据《2003年期货法》于2004年成立,2013年更名为泰国期货交易所(Thailand Futures Exchange ,TFEX),TFEX的交易活动逐渐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截至2020年底,泰国期货交易所交易量达到1.2亿份合同。

泰国的基金市场也有所发展,泰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被称为共同基金,泰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起步较早,1975年泰国第一支封闭式共同基金叫做永盛基金,基金类型主要包括股票类共同基金和债权类共同基金。泰国的共同基金业小而精,泰国基金业绩良好主要得益于税制优惠,如不扣差额税收、减免长期基金的投资收入所得税等。

7.关于泰国金融市场的思考与展望

上文阐述了泰国金融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在泰国经济发展早期、金融自由化时期、金融危机时期及后金融危机时期各个时期,泰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当前SET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多,股票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低,缺少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价格效率低下,吴壁光(2013)的研究表明,2007-2011年泰国股票市场的股票市场价格多数没有效率,甚至是负效率的。而债券市场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市场规模和结构不平衡,债券品种缺乏多样化。

外部的冲击对泰国经济、金融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银行业和股票市场,Apaitan等(2022)的研究也表明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时,投资者会将资金从风险更高的新兴市场撤出,全球不确定性冲击对泰国股市的影响相当持久,持续了近15个季度。随着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深,泰国的金融结构也从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演变,但是金融深化政策措施采取不当(过猛或过轻的举措)可能会造成市场造成不利影响,1997年起源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子,因此金融深化应当依据国情循序渐进地推进。同时要注意防范各种金融风险,对金融系统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

随着泰国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相关行业如建筑、能源和交通将受益,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也将成为投资热点。泰国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提高投资回报。加上泰国政府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如移动支付、在线借贷和虚拟货币等,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外合作方面,泰国作为东盟主要经济体之一,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的合作,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加贸易和投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泰国金融市场未来预期良好,投资者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风险,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 Apaitan T, Luangaram P, Manopimoke P. Uncertainty in an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evidence from Thailand[J/OL]. Empirical Economics, 2022, 62(3): 933-989. DOI:10.1007/s00181-021-02054-y.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Marke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ailand(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EB/OL].[2023-06-10].

[3] History and roles - The Stock Exchange of Thailand [EB/OL]. [2023-06-10]. https://www.set.or.th/en/about/overview/journey.

[4] 曹素娟. 泰国金融稳定研究[D/OL]. 厦门大学, 2014[2023-06-28].

[5] 泰国金融体系包括哪些?[EB/OL]. [2023-06-29]. https://www.ccpit.org/thailand/a/20211228/20211228v6mp.html.

[6] 游丽萍. 泰国金融深化的分析与探讨[J]. 现代管理科学, 2016(12): 46-48.

[7] 胡晓. 全球金融危机对泰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前瞻[J]. 东南亚纵横, 2009(7): 39-42.

[8] 李峰.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OL]. 西北大学, 2010[2023-06-17].

[9]  Chareunsak(吴壁光) S. 股票市场效率指数研究[D/OL]. 昆明理工大学, 2013[2023-06-28].

[10] 许林, 邱梦圆. 东南亚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为例[J/OL]. 金融发展研究, 2015(8): 75-82.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15.08.0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