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我国近些年在食品安全方面问题频发,需要我国近些年在食品安全方面问题频发,需要我国在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加强食品安全,让我国人们能够在食品方面不再有后顾之忧,但是我国目前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在食品安全检验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存在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饮食习惯的地域性差异,而且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较长,使食品制造与加工的生产较为复杂,存在风险点多,监管职能部门以及食品检验环节也多。同时,食品涉及的种类多、范围广,其产品的呈现形态有固体、半固体、液体、凝胶等,差异性大,涉及的食品安全及相关标准不计其数,导致规范食品的标准体系也十分繁杂、庞大。这些因素给食品质量检验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整体水平较为落后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例如苏丹红、三氯氰胺等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严重挑战着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具体来说目前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多残留检测方法较少、快速检测方法开发利用率低下、检测技术手段单一、待检测样品检测前处理方法落后、检测方法不适用于现代食品安全生产标准、检测项目不完善等等,严重降低了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2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力量薄弱
有的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较少,检验检测设备跟不上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而言,只能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重点放置在大规模企业的食品加工出厂的最后检测阶段,特别是对于小型的分散的食品加工企业或家庭式生产工厂而言,对于其原料、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检验检测工作无法开展,导致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在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控制工作中出现空隙,致使因为食品添加剂问题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3食品标准方面有残缺现象
虽然我国现在有1000余项食品工业国家标准,包括食品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企业卫生规范,食物中毒判断标准、食品产品卫生标准及相应检测方法等方面的国家标准近500项,基本覆盖了食品从原料到产品中涉及健康危害的各种卫生安全指标和大多数食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包括收购与验收、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条件、产品出厂前检验各个环节的卫生要求。
4为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和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及规范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标准名目繁多、交叉重叠。目前,我国食品相关标准有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四级,其中国家和行业标准交叉,矛盾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同一产品有几个标准,并且检验方法不同,含量限度不同,不仅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而且也无法适应目前食品的生产及市场监管需要。
二、加强食品质量检验的对策
1.完善食品检验水平
在各个行业飞速前进的背景下,检查技术的水准也要有所提升符合时代的脚步,要持续增强对检查的改进,引进现在社会中优异的措施,以提升检查的速度以及精准性。还要进一步对食物品质的新问题开展探索,消除检查中的空缺,如对新式食物添加剂的探索,更深入的改善原本的检查方式,提升食物品质检查的权威。
2.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作为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工作开展的强力支撑与重要技术保障,对于缓解当前食品市场层出不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食品质量
安全检验体系的建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严格把握技术关。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人员必须以合理的技术与检验流程,严格按照相应的检验规范进行操作,并将检验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严格的比对,以将添加剂含量超标、标记不明等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进行严格剔除,使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发挥出其应有的鉴别、把关、报告等作用。②明确任务,强化应对措施。因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涉及到卫生、工商、农业、经贸等诸多部门,因此必须明确分工,以充分发挥出各个监督部门的职能。各个部门之间还应相互配合,以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任务。③加强对于检验机制与检验技术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对食品安全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对于食品质量问题的检验与控制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对保障机制与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才会在宏观层面上遏制不法食品生产厂家通过生产劣质食品来牟取暴利的行为。
3.加强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力量建设
加强源头控制,对食品生产销售的整个环节进行监管。合理采取属地监管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并加强对偏远地区相关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支持,建立起国家统一管理的食品检验检测机制。
4提高中小型企业自我检测能力
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关键在于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投入和检测水平及能力的提高。中小企业不愿意每批样品都检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无经济能力建立功能较齐全的实验室,而且企业内部食品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较低,如果企业每批样品都送到质监部门检验,又会增加成本。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应根据食品企业数量、生产品种、生产周期等,对食品企业送检检测费用给予适当减免。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检验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入手,帮助企业检验人员练好基本功,分门别类地系统学习检验项目操作,明确产品出厂检验项目,纠正不规范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标准的使用方法,让他们对检验操作方法运用自如,从而为把好产品出厂检验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于健康的重要性,更注重与食品的合理搭配,因此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加强对食品卫生检验的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针对食品问题,我们需要从食品的生产企业、经营者、生产人员及卫生质量检测人员等多方面入手。提高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技术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艳艳.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蚕业,2020,v.54(05):68-69.
[2]樊树存.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食品界,2019,No.69(04):23+25.
[3]杨海娣.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20,No.268(09):25+27.
[4]历建武.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城(上半月),2019(2):0108-0108.